無處不在的海滄愛心單車,你體驗過了嗎?截至本月,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已建成112個站點,分布于南部片區及東孚片區,每10名海滄居民就有1人持有公共自行車卡。很快,騎行潮流將會覆蓋新陽工業區。
海滄市民出門就有車借
站點容量增加
作為全市首個共同締造項目,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至今熱度不減。陸續建成投入使用112個站點、3200輛愛心單車,辦理激活32313張公共自行車e通卡,騎行量2470242人次。今年10月、11月、12月日均騎行量連續超1萬人次,單車的日使用率達6次。在一些熱門站點,上下班高峰期甚至要排隊借車。
為了讓市民能便捷地借還車,海旅集團接下來將對南部片區的13個鎖柱使用率大于15次/天的站點進行擴容。此外,南部片區還將新增京口巖、綠苑海景等10個站點。馬青路沿線的自然村,也會有自行車站點。馬青路慢行系統連接汽車文化商城片區、中滄片區并延伸到東宮景區,擬規劃建設鐘山村、慈濟東宮、石塘天橋、院前等10個公共自行車站點,12月底完工。
線路網點延伸
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已有路網130公里,還在繼續“撒網”。第四期項目將對新陽工業區進行“織網”。
該項目將以翁角路為主軸,連接霞陽片區和生物醫藥片區,形成“一軸兩環”閉合系統;后通過新陽北路連接霞陽、新垵、祥露村,并將南北向主要路線進行并網,形成環網狀,實現區內無縫對接;接下來通過規劃中的的海新路綠道、馬青路以及規劃中的馬鑾灣慢行系統,實現與生活區自行車系統、東孚片區公共自行車系統連接。目前已啟動實施新陽片區公共自行車系統一期路網建設,將翁角路人行道及兩側帶狀公園綠道改造為自行車道,形成東西向主軸線;東側通過霞光路、霞陽南路、新光路、陽明路形成一環;西側通過新順路、一農路、山邊洪路形成一環,總長21.4km。
為方便市民辦卡,銀行POS刷卡業務即將“加盟”,屆時大家就不必擔心現金不足辦不了卡,還能在臨近的銀行網點辦理相關業務。
成長需愛心接力
明年五一前,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將有150個站點。到明年9月8日,站點預計可達200個,屆時全區公共自行車總量預計超過6000部,幾乎是現有公共自行車總量的一倍。龐大的自行車隊背后,有一群專業維護員,每日對自行車進行維護。單靠團隊維護遠遠不夠,自行車需要每位騎行者愛惜。
怎么讓公共自行車走得“更遠”?采用政府、企業和社會共建模式建設的海滄公共自行車系統,是名副其實的愛心單車,車輛全部來自企業、個人捐贈。成長中的公共自行車系統,還需要更多愛心人士接過愛心接力棒,將共同締造的精神繼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