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類監控最多?】
交通視頻監控居首,有772個
監控按類別可以劃分為:
交通視頻監控:772個(思明區446,湖里區224,集美區29,海滄區51,同安區6,翔安區16)
闖紅燈自動抓拍:279個
卡口:45個
違反標線自動抓拍:33個
其他類型自動抓拍:31個
區間測速設備:26個
單點測速設備:16個
壓線抓拍:5個
超載自動抓拍系統:5個
【哪條道路監控多?】
蓮前東/西路有66個監控
監控按路段分布如下:
蓮前東/西路:66個
湖濱南路:54個
金尚路:52個
廈禾路:44個
環島路、環島干道:42個
湖濱北路:34個
成功大道:31個
呂嶺路:25個
鷺江道:30個
四橋一隧:38個(翔安隧道15個,廈門大橋1個,杏林大橋7個,海滄大橋7,集美大橋8個)。
(備注:由于部分監控位于交叉路口,因此一些數據有所重合。)
【哪些行為易被拍?】
1051個監控能拍“闖紅燈”
除去其他類型自動抓拍的專項監控設備,道路監控按功能可以劃分為:
闖紅燈:1051個
測速:42個
違停:772個
違反標線自動抓拍:805個
壓線:777個
超載:5個
【九種監控功能大起底】
測速設備最讓人“防不勝防”
固定測速點42個,區間測速集中在快速路、隧道
我市目前存在的監控設備,主要有9種,包括:闖紅燈自動抓拍、交通視頻監控、其他類型自動抓拍、區間測速、單點測速、卡口、違反標線自動抓拍、壓線抓拍、超載自動抓拍系統。這些監控都能做些什么呢?
駕駛員最關心的測速設備,這次也一齊統一公布。據了解,全市道路車輛測速抓拍設備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固定位置測速;二是移動測速。
其中,固定位置測速主要采用區間測速或單點測速的方式采集交通違法數據。目前,我市共設置固定位置測速點42個,其中區間測速26個,單點測速16個。區間測速多在城市快速路和隧道中。
除了固定設備,測速還有“流動性”,它是靠移動執法測速設備實現的,主要對事故易發路段、交通違法熱點部位的車輛進行交通違法查處。
【特別提醒】
需要提醒的是,當前,我市警方主要在限速60公里/小時和60公里/小時以上的路段進行監控測速。對60公里/小時以下的路段,原則上不測速,只有屬于交通事故多發點段、并經審核備案的,方可進行測速執法。
目前,我市在限速低于60公里/小時仍有進行測速的路段有:414縣道高時至坂頭段和省道206線云洋至小坪段。
交通視頻監控最“全能”
總數772個,占總監控量的63.5%,一半在思明區
“最全能”的要數交通視頻監控了,因為它不僅能用視頻形式來記錄路面的擁堵狀況,各類違法行為不論是違反標線、壓線還是違停,都逃不了它的“法眼”——它的數量也最多,總數772個占據總監控量的63.5%。其中,超過一半分布在思明區,共達446個,還有超過1/4分布在湖里區,達224個,島外4個區只有102個。
“最專業”的監控類型是其他類型自動抓拍,它包括自動識別違法停車的監控,調頭區內專門設定的壓線抓拍等,可以說是最“專一”,不過它的數量并不多,全市只有31個。
最容易引起車主不解的,要數“卡口”這種監控設備,“卡口”設在110定下的治安卡口區域,為治安安全保駕護航的同時,也能抓拍多種違法行為。
【同步】
又有3人超速被扣12分
超速大幅減少,違停、違反禁止標線和違反禁令標志均比前日增加
制圖/陶曉峰
恢復監控抓拍記分第三天,全市違法行為相比記分第二日有小幅上漲,違法停放、違反禁止標線和違反禁令標志等違法行為,也呈增長趨勢。此外,超速50%以上而致駕駛人12分全部扣光的現象,昨日還有三起。
截至昨晚8時,我市警方通過電子監控查處交通違法行為共5653起,較第二日上漲了約9.5%,較第一日減少7.6%。違法停放依舊占據交通違法行為榜首。超速是昨日三大違法行為當中,唯一有所減少的,超速違法總數為164起,比前日下降58.79%,其中超速20%-50%的161起(100元,扣6分),超速50%-80%的3起(500元,扣12分)。超速違法主要集中在翔安大道、演武大橋、濱海西大道、成功大道、西廈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