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首個旨在降低工地揚塵的微灌霧噴系統昨正式投用
●我市將向地鐵施工沿線及其他所有的工地推廣這些設備
微灌霧噴系統。
風送式噴霧機。(本組圖/林江濱)
兩類噴霧器
微灌霧噴系統
由數百個小噴頭組成,原理與植物澆灌系統類似,噴出特殊“霧氣”,能最大限度吸附工地上的揚塵,有效減少90%以上的細微顆粒物。
風送式噴霧機
噴射點已由“線”轉為“點”,并借助機器內在的風力,把吸附塵埃的霧氣向既定目標發送。
昨天早晨上班高峰期的嘉禾路呂厝段,由于地鐵一號線施工,車流行進緩慢,逾兩米高的圍擋內,除了挖掘機械不時傳出的聲響外,看不見一絲揚塵。圍擋頂端,蒙蒙霧氣向兩側飄散,過往車輛如同行進在水霧世界一般。
揚塵顆粒殺手昨亮相
廈門首個旨在降低工地揚塵的微灌霧噴系統,昨天上午9時開始在這500米長的地鐵施工工地上正式投用。這套系統,包括數百個小噴頭,以及每個噴頭上端三個向不同方向噴射水霧的口子。盡管其噴射的原理與植物的澆灌系統類似,但兩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向四周噴出的是“霧”,而不是大量的水。環保專家稱,這種“霧氣”,覆蓋面廣,能最大限度地吸附工地上揚起的塵埃。
微灌霧噴系統對工地產生的PM2.5及PM10,也是“殺手锏”。據說,系統啟動后,周邊空氣中漂浮的細微顆粒物將有效減少90%以上。從昨天開始,每隔兩個小時,系統將啟動一次,每次噴霧的時間為10分鐘。
在地鐵施工工地,與微灌霧噴系統一同投用的,是一臺風送式噴霧機——它噴的,也是“霧”,但其噴射點,已由“線”轉為“點”,并借助機器內在的風力,把吸附塵埃的霧氣向既定目標發送。
將推廣這些降塵設備
昨天,這兩類機器噴薄而出的霧氣,也吹開了我市用這種新方法剿滅工地揚塵的序幕。市環保局介紹,接下來,我市將以地鐵一號線呂厝施工段為試點,把這些設備向地鐵施工沿線及我市其他的所有工地推廣。
根據市環境監測站的數據,目前廈門的PM10含量,島外明顯大于島內。環保專家透露,工地揚塵污染,就是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
當前,我市島內外投資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在建項目工地,就達到236家。環保部門昨天表示,要讓廈門的空氣質量繼續保持在全國前列,盡快推廣微灌霧噴系統并創新更多的降塵舉措,刻不容緩。
小貼士
2微米以下顆粒物
會100%深入肺泡
據介紹,可吸入顆粒物被人體吸入后,沉積在呼吸道、肺泡等部位,顆粒物的直徑越小,進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10微米直徑的顆粒物通常沉積在上呼吸道,5微米直徑的可進入呼吸道的深部,2微米以下的可100%深入到細支氣管和肺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