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廈門市實現進出口4572.2億元,增長0.5%,其中出口表現亮眼,累計出口2527.1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長7.9%,增速高于全國、全省。廈門海關昨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上半年進出口貿易情況。
對173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增長
廈門出口結構更加優化。比如,產業鏈更長的一般貿易出口增長9.8%,拉動廈門市出口增長6.5個百分點;附加值更高的機電產品出口增長9.6%,拉動廈門市出口增長4.9個百分點。
貿易市場增多,不僅有對傳統市場的精耕細作,也有對新興市場的積極拓展,今年上半年廈門市對173個國家和地區出口實現增長。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增長17.6%,其中對東盟、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分別增長15%、27.3%、39.4%。對傳統市場歐盟、臺灣地區、日本、英國分別增長2.1%、25.6%、6.3%、0.6%。
面對今年來復雜嚴峻的外貿環境,廈門廣大外貿企業善于創新,隨著市場需求變化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加快轉型升級和迭代研發,通過個性化定制和高端化發展錨定不同目標市場。上半年,紡織服裝、平板顯示模組、電線電纜、體育用品等廈門優勢產品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民營企業成為外貿增長主力軍
今年來,一系列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重點政策措施,極大地增強了企業發展信心。上半年,廈門市民營企業外貿進出口2427.5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高于同期全國民營企業增速0.3個百分點,占全市外貿比重達到53.1%,其中出口、進口均實現增長。
截至今年二季度,廈門市民營企業進出口已經連續20個季度同比增長,增速持續領先。今年來,民營企業克服外部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上半年進出口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進出口增速較全市整體高了7.1個百分點。
上半年,廈門市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1.23萬家,占全市進出口企業數量的87.5%;進出口總值2427.5億元,歷史同期占比首次突破50%,達53.1%。
上半年,廈門市民營企業出口高新技術產品116.1億元,增長12%,高于同期全市同類產品出口增速9.3個百分點。同時,在上半年廈門市出口的境內自主品牌商品中,民營企業出口占69.1%,占比遠高于國有和外資企業。
(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朱文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