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9時許,廈門翔安國際機場重要配套項目——廈航翔安新生產基地機務維修工程寬體機庫完成網架提升作業,屋面“加蓋”成功,項目朝著2026年竣工再度邁出堅實一步。
廈航翔安新生產基地機務維修工程坐落在翔安區大嶝島,用地面積約25.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13.43萬平方米,是廈門翔安國際機場極為重要的配套項目。在這個項目里,寬體機庫、窄體機庫是重點建設內容。
此次提升的網架屬于寬體機庫主體中的重要結構構件,最大跨度達161米,高度約為37.7米,由5266根桿件與1008個球形件焊接而成,用鋼量接近2100噸,整體看起來就像一張“大網”。
“我們先在地面完成這張‘大網’的拼接,然后進行整體提升、固定。最終,它會成為機庫的鋼鐵‘穹頂’,為上部結構提供關鍵支撐。”施工單位中建八局項目經理劉輝介紹說,此次網架整體提升高度將近26.5米。值得一提的是,為了確保施工過程中受力均勻、減少形變,整體網架需要水平提升,這對于重量近2100噸、平面超15000平方米的鋼鐵結構而言并非易事。
不過,昨天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負責提升工作的數十組牽引設備像是有一種特殊的“默契”——它們整齊劃一、同步發力,讓網架幾乎以“平行”于地面的姿態緩緩上升。其中的關鍵在于先進施工技術的助力。劉輝表示:“為了提高網架提升過程中的穩定性,我們運用了液壓同步提升系統來輔助作業,每個點位的提升高度、整體網架懸空時的水平狀態以及形變情況,都能被掌握。豐富的數據為施工建設提供了參考,這也是我們能將提升誤差控制在‘毫米級’的信心來源。”
人機協同、精準發力。昨日19時許,網架提升圓滿完成,后續的焊接固定作業隨即展開。按照當前進度,項目預計今年11月份完成機庫大廳圍護結構施工,2026年具備投用條件。未來,該項目不僅能滿足不同維修需求的飛機靈活停放,同時還將大幅提高廈門航空機務維修能力和水平,縮短飛機維修周轉時長,進一步提升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綜合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B門日報記者 謝嘉迪 通訊員 喻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