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辦托班,要“托”更要“育”。本組圖/廈門日報記者 黃曉珍(除署名外)
廈門三部門近日聯合出臺文件指出,有條件的幼兒園可開辦2到3歲的托班。
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幼兒園托育工作科學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為了促進我市2-3歲幼兒托育服務發展而制定的。
《廈門日報》獲得的消息是,《通知》出臺的主要背景是:廈門入選首批全國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城市,需要加強幼兒園托育工作的科學管理。
早前一些幼兒園開辦有小小班,就是現在所說的托班或是托兒所。不過,后來公辦幼兒園取消小小班,只招收3歲以上幼兒。
很長一段時間,3歲以下的幼兒托育市場,一般由早教機構和私立幼兒園承擔。因此,三部門出臺的這份托育管理通知,被認為是普惠的公辦“托兒所”回歸,昨天獲得一些年輕父母的熱烈掌聲,認為可以解決生娃的一些后顧之憂。
哪些公辦園辦了托班?
從去年開始,有的區的個別公辦幼兒園已經開始辦托班,但是不多。
據介紹,秋季招生,有開辦托班的公辦幼兒園一般都會通過幼兒園微信公眾號推送招生簡章,或是在幼兒園門口張貼公告。
公辦園托班收費在什么區間?
因為等級和財政核撥渠道不一樣,我市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不一樣。
如果是純公辦幼兒園(財政核撥經費),以最高等級的省級示范性幼兒園為例,上浮30%后,托班收費(保教費+伙食費等代辦費)大約是每生每月1183元;如果是普通園,托班的收費大約是962元。當然,如果是公辦性質的省級示范性幼兒園(一般是集體辦,非純公辦園),每生每月可收到1400元左右。
和早教機構和私立幼兒園的托育班比較,公辦幼兒園托育班的收費相當普惠。
【解讀】
辦班有要求
首先要滿足3歲到6歲兒童入園需求有條件幼兒園可向下辦班
《通知》指出,各區要從實際出發,綜合考慮城鄉、區域發展特點,強化政策引導和統籌引領,加大對能夠滿足轄區3—6歲兒童入園需求,且具備為2—3歲幼兒開展照護服務的班級教室和師資資源的幼兒園開設托育工作的支持力度。
也就是說,有條件的幼兒園可向下延伸開辦托班(托育服務)。所謂條件,一個重要指標是:滿足轄區3—6歲兒童入園需求后,還有余力,具備為2—3歲嬰幼兒開展照護服務的班級教室和師資資源。
不是所有幼兒園都有條件
市教育局介紹,并不是要求廈門所有幼兒園都要開托班,而是要結合幼兒園實際,實行差異化發展。例如,廈門有不少幼兒園的班生額還是40人,這類幼兒園肯定無法辦托班,但是,的確有個別幼兒園已有余力招收托班孩子。
管理有要求
招收2到3歲幼兒每班人數不超20人由衛健部門主管
《通知》指出,幼兒園開設托班,日常管理由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業務指導由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負責。
開設托班的幼兒園基本情況,教育、衛生健康部門通過共享信息獲取,每年3月和10月各交換一次。
也就是說,托班還是衛健部門主管。
幼兒園辦托班有限額
《通知》指出,每個托班的寶寶人數不超過20人,每個幼兒園托班數不得超過該幼兒園核定班級數的30%。
《通知》還明確,幼兒園開辦的托班招收幼兒是2到3歲,沒有再往前延伸。
托班師資有要求
托班每班至少配備2名保育師和1名保育員。
保育師應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持有幼兒教師資格證或高級保育師(托育師)證。保育員應具備高中以上學歷,并取得保育員或育嬰員資格證。
明確規定收費標準
《通知》指出,根據《福建省幼兒園收費管理辦法》,公辦幼兒園托班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可在價格、財政主管部門規定的幼兒園收費標準基礎上相應上浮30%。托班的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參照我市幼兒園收費管理政策執行。
民辦幼兒園托班收費不列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管理,托班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準由幼兒園根據辦班成本、市場需求、財政補貼等因素確定,報區教育和衛健等部門備案。
鼓勵民辦幼兒園參考同區域普惠性托育園收費標準,開展普惠性托育服務。
【觀察】
托班怎么“帶娃”?吃飯睡覺上課都不一樣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幼兒園的托班有何不一樣?昨天下午,蘇麗娜壓低聲音說:睡覺就不一樣,你看,他們還在睡覺,現在是14:48,大中小班孩子早就結束午休了,托班的孩子要睡到15:00。
蘇麗娜是廈門高林南區幼兒園園長,已經開始感受到幼兒園生源減少的壓力。
不過,她說,開辦托班是“自上而下”——湖里區教育局“嗅覺”更為靈敏,去年已經做好公辦園辦托班的準備。去年起,高林南區幼兒園總園和東宅分園分別開辦一個托班。
去年,湖里區有20所公辦幼兒園(含集體辦)和民辦幼兒園開辦托班,今年有25所。
高林南區幼兒園總園和東宅分園是其中兩所。蘇麗娜說,幼兒園開辦托班,不僅是增加幾間教室那么簡單。
她指著通往二樓的樓梯的防護欄說,這就是加設的。再譬如,托班的廁所有一個小的淋浴池,桌椅高低也調整為托班孩子適合的高度,衛生間不僅有蹲坑,還有坐便式的馬桶,教室里還有自由活動區域,放置爬梯,這些都是幼兒園其他年齡段教室沒有的。此外,托班孩子吃的也不太一樣。
蘇麗娜認為,除了硬件設施,師資也必須做好準備。
在這點上,湖里區相當給力。湖里區教育局幼教辦主任謝樺說:“我們的公辦幼兒園托班是以師生比1:7來配備老師,高于幼兒園的1:8。”
以高林南區幼兒園東宅分園為例,二十余人的托班,有4位保教老師和保育員,還有一位保健醫生。
蘇麗娜強調,并不是幼兒園老師就能當托班老師,因為面對的孩子不一樣。所有的托班老師上崗前都要參加培訓。隨著開辦托班的幼兒園越來越多,湖里區教育局還專門舉辦托班教研活動。
蘇麗娜當時挑選托班老師的一個標準是:最好是當了媽媽的老師。她認為,這樣的老師能更加理解孩子的需要,畢竟諸如換尿布、沖奶粉等,也是每一位托班教師必須掌握的基本功。
程老師就是其中一位媽媽老師。她認為,托班的不同之處在于,老師要有更多耐心,允許孩子慢慢來,還要更加仔細地觀察孩子,找到每位孩子的“密碼”。
蘇麗娜表示,幼兒園的托班,不是“圈養”,我們有“托”也有“育”, 例如二到三歲是粗大動作和感知覺發展的關鍵期,就必須設計多元活動場景,讓幼兒充分感知與自由探索。
(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