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持續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記者從廈門市建設局獲悉,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已累計完成994個小區改造,惠及居民13.7萬戶。
據了解,我市一直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補齊民生短板、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抓手,致力于建設高顏值宜居城市。2015年,我市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作;2016年,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在全市鋪開;2018年,住建部將“廈門模式”在全國推廣。
至2022年年底,全市累計完成994個小區改造,惠及居民13.7萬戶,群眾滿意度持續保持在90%以上,工作成效明顯。
同時,我市在老舊小區改造方面還融合了微規劃、微更新與微治理的“三微融合”理念,主要采取提升改造的方式,增設公共綠地、口袋公園、活力步道等景觀設施,實施城市更新;積極推行專業化物業服務、國有物業服務企業兜底管理,解決改造后期管理難題,避免因管理缺失、無序而造成老舊小區改造成效不能持續,再走回老路。
接下來,廈門市建設局將指導督促各區持續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推動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完善老舊小區及其周邊片區市政配套設施,提高居民居住環境品質,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同時,廈門市建設局積極探索引入“大物業”管理模式,收集試點推進過程中存在問題,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完善政策機制。(海西晨報記者 葉子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