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上,正式發布了“全國衛生健康信息化發展指數(2022)”,廈門建設水平指數排名全國第一。
實際上,早在15年前,廈門率先全國,在健康信息化方面先行先試,積極探索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的服務模式。這些年,廈門不斷豐富“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場景應用,全面推行“一卡通”預約診療、“一站式”結算、“一體化”服務的數智醫療體系建設,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流程,候診時間縮短2/3。為全市居民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電子健康檔案,實現醫療衛生信息互聯互通及區域共享。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廈門還創新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助力提供購藥登記、新冠AI機器人自查、健康監測等各類服務。另外,廈門還在全國首創集自助預建卡、分娩床位預約、妊娠風險全程管理、產后訪視于一體的整合型孕產期保健服務模式,在群眾滿意的同時,有力保障了母嬰健康。搭建兒科智能導診、發熱智能導診等平臺,通過信息化手段實時公布等候信息,縮短患者等候時間。讓群眾少跑路、看好病,大大優化群眾的就醫體驗。
未來,廈門還將繼續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健康領域的深度融合,發力“新基建”,提升“獲得感”,推進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國家健康科技創新發展探索經驗,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廈門模式”,打造健康中國的“應用藍本”。(記者 李方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