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平凡的2020年,我市企業表現如何,取得了怎樣不平凡的業績呢?即日起,“2021廈門企業100強”評選活動正式啟動,凡是在我市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都可申報,請廣大企業積極參與,展現發展風采。
“2021廈門企業100強”由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廈門日報社及廈門廣電集團聯合主辦,并邀請我市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等作為協辦單位。
促進企業轉型升級 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按照國際慣例和中國企業500強的排序做法,我市已連續15年開展廈門企業100強、制造業企業十強、服務業企業十強排序評選活動,真實記錄了我市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軌跡,見證了一批立足全國乃至揚名海外的優秀企業的成長。例如,在我市發展壯大的三家世界500強企業——建發、國貿、象嶼;以及宏發電聲、盈趣科技、億聯網絡、吉比特等引領行業發展的民營企業。目前,這一榜單已成為了解廈門企業發展狀況的權威信息平臺,通過廈門日報等主流媒體的宣傳,展現了廈門企業的奮斗歷程和企業家的拼搏精神,對于推動我市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按照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根本要求,通過榜單,引導我市企業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持續做強做優做大。為促進我市企業創新轉型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企業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發展之路,實現綠色發展,自2016年以來,我市又先后推出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十強、綠色企業十強排行榜。通過榜單引導企業以“專精特新”為方向,把企業打造成為掌握獨門絕技的“單打冠軍”或“配套專家”。排序活動的開展,得到了市政府、企業界、新聞媒體等的廣泛關注和肯定,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應。
引導綠色創新發展 推動產業結構優化
數據顯示,“2020廈門企業100強”榜單以2019年度企業營業收入為入圍基準,入圍的門檻突破16億元,是該榜單推出十多年來迄今最高。同時,資產總額也在穩步增長,反映出廈門企業的實力不斷增長,企業發展戰略和運作模式不斷轉型優化。
“專精特新”企業是產業結構優化的“先行軍”,今年我市出臺了《廈門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對認定條件做出了調整,并且明確了“專精特新”的特點。評選活動也與時俱進,對相關評選條件進行微調。專業化方面,企業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須達到2年(含)以上,主導產品享有較高知名度,有為大企業、大項目和產業鏈提供零部件、元器件、配套產品和配套服務的記錄,細分市場占有率良好。
精細化方面,企業要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等國際國內通行的管理體系認證,產品生產執行標準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或產品通過國際國內通行的質量、安全或品質等認證,擁有超3年的自主品牌。特色化方面,利用特色資源,弘揚傳統技藝和地域文化,采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料,研制生產具有地方或企業特色的產品,擁有超3年的自主品牌,擁有有效期內的“中華老字號”“馳名商標”“名牌產品”“工業品牌培育示范企業”等政府頒發的榮譽稱號。創新是“專精特新”的靈魂,新穎化方面,特別提出創新性,明確申報企業擁有研發機構或部門,上年度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不低于4%。
綠色企業十強的評選要求明確提出,企業能確保對綠色產品項目的資金和資源投入,運用綠色高新技術,開發清潔的生產工藝,采用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生產方式;企業有較強的質量、職業健康、環保、安全生產和節能管理水平,滿足各類標準管理體系。
排序工作審定委員會由主辦單位、協辦單位以及我市相關經濟管理部門的負責人共同組成,由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根據企業自報或行業推薦的營業收入等經濟指標進行比較整理,并從高到低進行初步排序。
【聲音】
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會長王龍雛:
這是對廈門企業發展的一次檢閱
從去年的榜單來看,入選企業除了規模和質量都明顯提升之外,我覺得最大的特點是結構上有了可喜的變化。首先,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百花齊放。大者恒大,建發、國貿、象嶼三家企業在世界500強榜單中的排名大幅提升,轉型成效顯著;民企入選比例越來越高,從首屆的25%達到去年的近60%。其次,高科技企業高速發展,質量明顯提升,可見廈門的產業結構在不斷優化;再次,國企、民企和外企在廈互動良好,融合發展,國企重在打造環境、保障民生、搭建平臺和服務產業,為廣大創新創業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這些變化是廈門這幾年優化營商環境、堅持招大商招好商、持續打造千億產業鏈的成效體現。
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正在推進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上疫情的持續影響,這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新形勢,國企、民企要融合創新,鏈式發展,力爭在國際市場的產業鏈和供應鏈上有更大的話語權。我們也將在協會的角度上,持續推進廈門國企和民企融合發展。
今年恰逢廈門經濟特區建設40周年,此次百強企業評選意義重大,既是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成就的展現,也是對在特區成長起來的廈門企業的一次檢閱。今年又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將給企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和動力,是企業再創輝煌的新起點。我們對今年的評選結果非常期待,希望再次展現廈門結構優化、產業調整的階段性成果。
【提醒】
申報條件
(一)2021廈門企業100強、制造業企業十強、服務業企業十強申報條件
1.在廈門市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2.申報2021廈門企業100強的企業,2020年營業收入在8億元以上;申報2021廈門制造業企業十強的企業,2020年度的營業收入在30億元以上;申報2021廈門服務業企業十強的企業,2020年度的營業收入在30億元以上。
(二)2021廈門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十強申報條件
1.在廈門市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2020年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
2.屬于有效期內的國家、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含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3.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相關服務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或符合我市重點發展產業指導目錄以及千億產業鏈的企業。
(三)2021廈門綠色企業十強申報條件
凡是在廈門市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2020年營業收入在1億元以上。
開展排序活動的基本原則
1.企業自報和行業推薦相結合;
2.堅持公正、公開、公平;
3.不向申報企業收取任何費用。
申報要求
1.為了保證數據的客觀公正,申報企業均須提供由會計師事務所或審計機構確認的審計報告復印件。
2.企業應依法經營,較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3.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只要符合相關條件均可申報。若以集團公司(含控股子公司或相對控股子公司)名義申報的,其控股子公司或相對控股子公司則不能再申報。
4.申報企業應根據申報條件提供相關證書復印件。
5.企業近三年內未發生重大安全、重大質量事故或有嚴重環境違法行為,未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申報時間和程序
請申報企業于9月10日之前,如實填寫由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統一編制的《2021廈門企業100強、制造業企業十強、服務業企業十強申報表》《2021廈門新興產業專精特新企業十強申報表》《2021廈門綠色企業十強申報表》(表格請登錄廈門企聯網站下載),并將《申報表》及2020年企業年度審計報告復印件郵寄至廈門企業和企業家聯合會(地址:湖濱南路93號科技大廈3樓,郵編:361004;電子郵箱:xiaqilian2000@163.com)。聯系人:莊嚴,聯系電話:2222153,傳真:2237209。
【點擊】
“2020廈門企業100強”榜單解讀
推動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0廈門企業100強”評選圍繞著推動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影響力持續擴大。從評選結果來看,這份榜單呈現出營業收入、資產總和持續增長,利潤穩步提升,研發力度不斷加大等特點。
營業收入規模持續增長
“2020廈門企業100強”榜單以2019年度企業營業收入為入圍基準,入圍的門檻突破16億元,營業總收入合計16836.8億元,同比增長10%,是該榜單推出十多年來迄今最高。連續多年位居百強企業之首的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的營業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
榜單前十強企業的平均營業收入達到1180.8億元,比上年度增加139.8億元;榜單中營業收入達200億元及以上的有11家;達100億元及以上的有24家,比上年度增加4家;營業收入增幅超過30%的企業有14家。位居榜單前三名的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廈門國貿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396.9億元、2956.13億元和2841.82億元,比上年度增長數額分別為570.69億元、215.17億元和427.21億元,營收增幅分別為20.19%、7.85%、17.69%。
資產總額與年俱增
榜單顯示,2019年資產總額的總和達17537.71億元,比上年度增加2510.71億元,增長16.71%。其中,資產總額達1000億元及以上的企業5家;資產總額在100億至1000億元的企業25家;資產總額在50億至100億元的企業12家;資產總額在30億至50億元的企業19家;資產總額在10億至30億元的企業32家;資產總額10億元以下的企業7家。資產總額的穩步增長,體現廈門企業的實力不斷增長,同時企業發展戰略和運作模式也在不斷轉型優化。
利潤穩定提升
2020廈門百強企業的凈利潤額總和為460.65億元,歸屬母公司凈利潤額總和為354.93億元,分別比上年度增加19.97億元、74.59億元。百強企業中,實現凈利潤100萬至1000萬元的企業7家,1000萬至1億元的企業22家,1億至10億元的企業51家,凈利潤1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12家。全年度凈利潤增長的企業有57家,其中,增長率超過100%的企業7家,增長率50%-100%的企業6家,增長率0%-50%的企業46家。
研發投入和擁有專利數增加
2020廈門百強企業的研發投入總和為88.77億元。其中,前十強企業的研發投入合計5.82億元,同比增加15.39%。
百強企業專利總數20451項,發明專利7074項,分別同比增長62.28%、120.10%。其中,制造業十強擁有的專利總數6712項,發明專利3883項。專利數的增加,說明我市企業在重視科技創新的同時,越來越注重知識產權保護。
持續對城市做貢獻
百強企業納稅總和714.04億元。納稅增長的企業有46家,納稅額100萬至500萬元的企業7家,納稅額500萬至1000萬元的企業3家,納稅額1000萬至5000萬元的企業18家,納稅額5000萬至1億元的企業13家,納稅額1億元以上的企業16家。
吸收就業方面,百強企業用工人數42.93萬人,其中,用工人數500人以下的企業27家,500-1000人的企業9家,1000-5000人的企業33家,5000-10000人的企業13家,1萬人以上的企業1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