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近在眼前,網店賣家正快馬加鞭儲備產品,只等買家點擊下單付款。一張“付款失敗”的截圖,在這熱鬧時節,警醒您多留心。昨日,市打擊治理中心發布一則最新預警:有網店賣家因“買家”提供的“付款失敗”截圖,陷入假冒客服騙局。
買家“主動提醒” 發來一張截圖
市民王女士近期在某二手交易平臺上售賣閑置物品。
10月13日,一名買家通過平臺發來信息。“親,我剛要下單,系統怎么顯示不能付款?”這名買家隨即把“付款失敗”的截圖給王女士,提醒她趕緊聯系平臺處理,自己急需這件物品,等王女士處理好支付問題后再聯系他。
王女士看到“賬號異常”和“付款失敗”截圖后著急了。這眼看著有生意上門了,自己店鋪怎么可以在這個時候“掉鏈子”呢?得趕緊想辦法處理。
而買家發來的截圖中,正好就附帶處理此項業務的客服微信二維碼。王女士趕緊拿起手機掃描截圖中的二維碼進行處理。讓王女士沒想到的是,等待她的不是“解除賬號異常”,而是騙子設下的騙局。
“客服”粉墨登場 各種繳費騙錢
王女士掃描二維碼后,自己的手機跳轉到一個與某二手交易平臺“客服”的聊天界面。“客服”用“專業”的文字告知王女士,她的賬號尚未開通“商品保障”功能導致買家的資金被凍結了。緊接著又告知王女士應立即配合“客服”操作——簽署《商品保障》,才能恢復賬號的正常買賣交易。
看著這些瑣碎的手續,王女士焦急詢問“客服”自己在哪“簽署”《商品保障》。這時,“客服”告知王女士只需繳納2000元的授權費,并承諾該筆費用會在3分鐘內原路返還到王女士的賬戶中。
王女士馬上按要求將2000元轉到“客服”指定的賬戶中,等待了3分鐘,錢并沒有退回來。當王女士焦急詢問是否辦理成功時,“客服”又稱王女士第一筆交易“系統顯示審核失敗”,必須開通“假一賠三服務”。讓王女士再次繳納5000元的“開通費”。
可當王女士轉完第二筆錢款后,“客服”又以“尚未勾選綁定賬號”“店鋪捆綁失敗”等理由要求王女士繼續轉賬匯款10000元。當王女士先后三次轉賬共計17000元后,“客服”仍要求王女士繼續轉賬,這時王女士與某二手交易平臺官方客服核實后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提醒】
請找官方客服核實 勿向陌生賬號轉賬
王女士遭遇的是冒充客服騙術中“詐騙商家”的類型,騙子利用賣家剛剛接觸網店經營、對于網店各類規定不熟悉,先假冒買家以“賬號異常、支付失敗”為由讓受害者與“客服”聯系;隨后“客服”抓住受害者急于讓網店“正常營業”的心理,以各種理由對受害者進行誘導,讓受害者多次轉賬匯款。
廈門警方提醒廣大市民群眾,尤其是新接觸網店行業的群體,在日常經營中要仔細甄別收到的買賣信息,有任何疑問都要第一時間與網站官方客服咨詢核實,切勿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
此外,近期冒充工商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個體商戶(便利店)發送詐騙短信的案件多發。廈門警方提醒市民群眾,不要點擊不明鏈接,不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妥善保管好個人信息,有任何疑問及時與官方客服聯系或撥打96110反詐勸阻專線進行咨詢核實。(記者 柯愷筠 通訊員 洪恒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