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首批國家“拔尖計劃”2.0名單,廈大的四個基地入選,分別是:化學、生物學、海洋學、經濟學。
全國共有33所高校的104個基地入選,廈大是福建唯一入選的高校。
入選基地旨在建設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孵化器和國家一流人才培養高地。2019年至2021年,教育部擬分年度遴選建設190個左右的理科基地、60個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個以上的醫科基地。用10年左右時間培養數萬名基礎學科拔尖學生。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接受央視采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培養三類科學家,即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和醫學科學家。這批基地將成為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孵化器,成為天才、鬼才、偏才、怪才脫穎而出的‘夢工廠’。”
基地確定了,人才怎么培養?教育部給出的方案是三制:書院制、導師制和學分制。吳巖介紹說,所謂的書院制,就是要建立新的一種人才培養、中西貫通的現代書院制。好的人才不僅僅是教出來的,它還是浸出來的,就像老酒泡人參一樣;第二個就是導師制,要選拔出一批真才實學的大師,從本科生開始,培養一批好的學生;第三個就是學分制,希望學生在這樣的培養中,能早成才、多成才、成大才,通過基地培養,他們可以提前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廈門日報記者 佘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