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華社區居民欣喜地發現,轄區范圍內竟然“長”出了新車位,而且還是免費的。原來,為讓停車有序、社區交通微循環順暢,廈港新村66號至不見天12號片區規“畫”出了12個停車位。居民享受便利的背后,離不開人大代表、職能部門的大力推動。
來到廈港新村66號,記者注意到,在清晰的停車線內,12輛私家車整齊地停放其中,規范有序。有不知情的車主試圖將車停放在未劃線區域內,周邊居民及時勸阻,讓他們另尋規范停車位。
“南華社區不但是老社區,而且轄區內老年人比例占20%。”南華社區黨委書記朱小梅告訴記者,由于社區較老,并沒有正式劃分過停車位,隨著私家車數量激增,一到下班時間,道路兩側經常塞滿了私家車,道路通行不暢不說,居民行走也非常不便,往往要側身才能通過。此外,由于消防通道堵塞了,也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隱患。
今年6月初,得知這一狀況后,廈港街道的人大代表立即行動了起來。本著“合理規劃、因地制宜、與民方便”的原則,思明區人大代表、思明區人大常委會城建環資工委主任沈少堅聯系市政部門,請市政部門工作人員前來劃出停車位。同時,交警部門、消防部門也積極響應,前來現場指導劃分停車位。不到一個月的時間,12個車位就劃分出來了。
舊社區“長”出新車位,那么,后續管理又該如何進行呢?人大代表們又出招啦!受網紅打卡地“小白樓”———環島路特步運動服務驛站啟發,思明區人大代表、特步集團副總裁丁明忠建議,特步集團可以幫助南華社區在停車位區域開辟“文化墻”,除可以給老社區帶來活力,還可以設置提醒居民規范停車的宣傳標語,潛移默化之下,改變居民的亂停車行為。據悉,目前“文化墻”已完工,呈現在居民眼前。
四三九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裁戴建宏了解到南華社區黨委希望能在轄內建立黨建活動站的愿望后表示,四三九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將和南華社區黨委共建,打造“紅色之家”黨群服務站,方便黨員群眾開展黨建活動。(記者 劉宇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