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恢復。記者昨日獲悉,2月份,廈門港集裝箱業務已率先復蘇,月內單周業務量呈現階梯式上升,目前已達到“滿格運行”的狀態。
橋吊全天候作業,拖車川流不息。昨日,船長347米的“克萊門特馬士基”號(美洲線TP12)靠泊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旗下嵩嶼集裝箱碼頭,在港總作業量達到1109自然箱。“碼頭開啟了6臺橋吊,效率全開,提前一個半小時完成作業。”碼頭相關負責人說。
港口航運業關乎國計民生。此次疫情發生后,廈門港集裝箱業務也從未按下“暫停鍵”——自1月24日以來,廈門港接靠中外集裝箱船舶超過1200艘次,保持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通暢,實現疫情“零輸入、零擴散”,為全市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同時,為解決疫情期間交通物流難、供應鏈協同配套難等突出問題,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發揮港口物流全產業鏈及信息平臺資源優勢,主動服務制造業產業龍頭,提供裝卸、通關、倉儲、運輸、金融、信息等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口岸部門的支持下,成功實施“卸船直提”服務模式,從船舶靠泊到提箱出場用時不到一個小時,比傳統模式節約了一天以上的時間。
“前兩個月,廈門港‘絲路海運’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6.35萬標箱,保持了發展熱度;2月份的第三和第四周,集團在廈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到11.5萬、14.6萬標箱,環比增長27%,呈現明顯的反彈復蘇態勢。集團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堅定不移落實年度發展目標。”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負責人說。
當前,我市將招商引資作為應對疫情影響的關鍵一招,繼續集中精力狠抓“大招商、招大商”。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介紹,目前,該集團一百余家成員企業人員復工率已達到100%,上萬名港務職工在黨建引領下眾志成城,認真貫徹國家、省、市重要會議精神,推動港航生產和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比如,重點項目“海上世界”已復工并開展總部經濟招商,滿足廈門北站高鐵站房建設的控制性項目正常推進,集裝箱核心港區碼頭泊位清淤工程加快施工。(記者 徐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