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隨著最后1立方米混凝土的澆筑,99米的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空管塔臺主體結構與3萬平方米空管業務區順利實現“雙封頂”(如圖)。未來,空管塔臺將成為廈門翔安國際機場的最高地標,承載著守護航空安全的重任。
據介紹,廈門新機場空管塔臺工作區工程面臨多重挑戰。塔臺采用“雙筒”現澆結構+鋼結構,由21層塔臺與5層裙房組成,屬典型瀕海高聳建筑,結構與幕墻空間關系復雜,施工需抵抗強風,工期緊、任務重。
為突破瓶頸,建設團隊引入國內首例智能造塔機——結構裝修一體化可升降整體式鋼平臺。該平臺總重約600噸,集成模架提升、混凝土布料、安全防護等功能模塊,以“主體+幕墻”一體化施工理念,實現單層施工效率提升40%以上。
此外,自項目開工以來,廈門空管站協同參建各方深化BIM施工模擬技術應用,精準化解高難度節點,確保關鍵工序零誤差推進。主體結構建設期間共使用鋼筋約1450噸,混凝土約8200立方米,鋼結構約460噸,單日最高參建人數超120人,單次最高澆筑混凝土量超2100立方米。(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林梓健 通訊員 喻柏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