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公司突然倒閉,公司法定代表人又下落不明,56名工人被拖欠135萬余元工資。
近日,集美法院多措并舉,采取追索到期債權、資產拍賣變賣、追加被執行人等執行手段,成功執結廈門某物流公司系列欠薪案件,幫助56名工人在節前拿到了135萬余元欠薪。
公司倒閉 工人討薪
去年6月,廈門某物流公司突然倒閉,公司法定代表人下落不明。而且,公司還拖欠曹某等56名工人工資135萬余元。
為了討要工資,56名工人向勞動仲裁部門申請仲裁。因擔心財產轉移,56名工人在仲裁裁決未生效期間,就向集美法院申請對公司財產進行保全。
集美法院高度重視,考慮物流公司現狀及工人工資的急迫性,立即指派執行保全組對被執行人名下車輛、房產、賬戶等財產進行查詢,立案隔天即完成對其車輛的查封、賬戶的凍結,并在仲裁期滿后啟動了執行立案程序。
法院執行 多措并舉
法院了解到,該物流公司作為廈門的一家老牌物流公司,與廈門多家公司均有合作關系,存在兩個月物流運費未回收問題。
執行干警當即與這些公司取得聯系,并告知,應將對該物流公司所負的到期債務支付至法院賬戶,拒不配合執行或擅自向該物流公司履行造成財產不能追回的,法院將依法追究妨害執行的法律責任。法院對這些公司送達了執行通知。
通過追索,共有8家公司陸續向法院支付到期債權,金額合計115萬余元。
執行到位135萬余元
考慮到上述金額仍不足以全額支付工人工資,法院繼續積極查找其他可供執行的財產。
針對該物流公司名下車輛多數被轉移及藏匿的情況,法院在工人的配合下,于去年9月成功對物流公司名下5部車輛進行扣押,并啟動司法評估拍賣程序。截至去年12月,法院先后成功拍賣其中3部車輛,取得20余萬元的執行款。
此外,法院還與公安機關聯系,對該物流公司法定代表人郭某移送公安布控;先后調取該物流公司的工商信息、銀行明細,對其法定代表人在擔任公司股東期間存在抽逃出資的行為進行追查,追加其為被執行人,并對其名下財產進行查詢,對賬戶進行凍結,將其名下賬戶6000多元全部扣劃至法院。目前,郭某因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已被公安機關立案追捕。
至此,集美法院歷時5個月成功執行到位資金135萬余元,并在春節到來之前,向56名工人發放到位。(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集法宣 文/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