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多發工資,就能提升老師的幸福感?在廈門一個育人論壇上,校長們說,幸福沒有那么簡單。
“中國好老師,我們在行動”南北論道(廈門育人論壇)暨全國友好校聯盟第十屆“星光杯”教學研討活動日前在群惠小學舉行,今年論壇的主題是“如何提升老師的幸福感”,與會者都是校長,來自山東、北京、內蒙古、遼寧、陜西等地。
老師應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己
擁有43年教學經驗的趙翠娟是哈爾濱市南馬路小學終身榮譽校長,她認為,老師的幸福感,首先來自對教師職業的高度認同,其次,要發掘每個教師身上的優勢,并且付諸工作實踐。同時,教師還需要學會共享、雙贏,用開放、包容的心態向別人學習。
代表“南方勢力”的群惠小學校長黃堅定也認同北方校長的觀點,他認為,不管哪個行業,都要自己先看重自己職業,對事業有追求,“當你去熱愛它,內心充滿激情,才會感受幸福。”不過,對于傳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追求,黃堅定并不茍同,他認為,這種老師的幸福并不完整,在成就學生的同時成就自己,這樣的幸福才完整。
有幸福感的老師才能造就幸福的教育
南北方校長一致認同,學校要為老師搭建舞臺,讓他們跟崗學習,掛職鍛煉,外出培訓,還要營造氛圍,讓老師之間互相善待和鼓勵,領導也要對老師親和。
廈門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林偉慶認為,要區分快樂感和幸福感,幸福感已經上升到精神層面,有時候工作很累,但還是很幸福。
南北方校長一致認為,有幸福感的老師,才能造就有幸福感的學生,最終才會造就幸福的教育。
該活動由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中國好老師”公益行動計劃辦公室、廈門市小學校長工作委員會、廈門市思明區教師進修學校、福建省小學名校長“黃堅定工作室”聯合主辦。(記者 佘崢 通訊員 吳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