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歡迎公共服務:
◎交通違法繳罰
◎違章提醒
◎臺風查詢
支付習慣:
每10筆支付 8.5筆用手機
出境游:
用戶比去年多了整整一倍
最愛目的地:
◎香港 ◎臺灣 ◎泰國
數據來源:支付寶官方
制圖/張平原
新年伊始,支付寶2017年度賬單就來了!昨天,打開支付寶App,就能查看自己的賬單,今年的支付寶賬單很“溫情”,畫面不僅暖人,還能從個人花費最多的類目推測出2017年度最牽掛的人和事。
雖說年度賬單已不是新鮮事,但據支付寶官方發布的消息顯示,廈門市民通過支付寶辦理各類公共服務中,最受歡迎的除了交通違法繳罰和違章提醒外,臺風查詢也進入了前三,生活在“風口”中的廈門人,愛用支付寶查臺風。
金額 消費280萬元才排區286名
昨天的朋友圈被年度賬單刷爆!年度賬單除了引發網友集體“吐槽”,還增添了一些趣味設置,不少網友看到了自己隱秘的一面,比如比去年多點了101次外賣,點的最多的是“肯德基”,有些網友自嘲“炒飯和便當組成了我的人生”。各種賬單里也看到了一些溫馨。一位快要升級做媽媽的網友曬出了自己的賬單,從2017年開始為即將出生的寶寶和自己購買母嬰產品,總共花費大幾千元,“讓你牽掛的事可能又多了一些,祝福你和你的牽掛”,支付寶用這句話回顧了這位網友的2017年,“愛”則成為她2018的關鍵詞。
廈門支付寶相關人員介紹,今年支付寶方面不再做各地消費金額的統計和比較,因此不少網友只有在朋友圈扒拉一下身邊的“土豪”。
昨天賬單出爐后,記者在朋友圈還發現了兩張來自思明、湖里的個人年度賬單,金額分別為280多萬元和140多萬元,其在各區的個人年度消費總額排名是286名和789名。其中思明區的這張賬單顯示250萬元以上是在線上消費,另一張湖里區的賬單線上消費總額是130多萬元。同樣,記者對于流傳在朋友圈的這兩張賬單無法鑒別真偽——不少人說,若是真的,真是被“亮瞎了眼”。
習慣 每10筆支付8.5筆用手機
從支付寶方面提供的數據來看,移動支付的普及讓廈門人的生活方式悄然巨變:不帶錢包出門已成為廈門人的新習慣。
2017年全省的支付寶移動支付占比82%,其中廈門市達到85%,遠超全省平均值。移動支付占比飆升的原因之一是“碼”的普及,一年來,很多商家通過一張二維碼貼紙實現了收銀環節的數字化。廈門的公共交通出行支付也邁入了掃碼時代,廈門一些公交線路上已經安裝了手機支付掃碼設備,通過掃碼就能上車出行。
此外,廈門各公共服務部門通過在支付寶上開設“窗口”,廈門市民不用出門,坐在家中也能辦事。有意思的是,2017年,廈門市民在支付寶中辦理過各種公共服務,其中最受民眾歡迎的三項服務是交通違法繳罰、違章提醒、臺風查詢,生活在“風口”中的廈門人,最愛用支付寶查臺風。據介紹,臺風查詢功能進入支付寶的“城市服務”欄目中即可找到,目前系統正在維護當中。
【提醒】
查年度賬單
你可能“被同意”
《芝麻服務協議》
有支付寶用戶反映,在開啟年度賬單的首頁左下方,有一行小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議》”,選擇框已經幫用戶默認選擇為“同意”,很多人很可能并未注意到。
在《芝麻服務協議》正文之前,支付寶說明的意思是,如同意該協議,相當于允許支付寶查詢芝麻信用分及信用履約記錄等信息,并展示在年度賬單中。如果已經是芝麻信用用戶,相當于早已簽訂協議。
如果用戶不同意可以選擇取消,但用戶很有可能因為沒有注意這行提示,以至還未開通芝麻信用分的支付寶用戶會被動同意開通。
一位法律業內人士認為,支付寶默認同意的做法不合理,在查看賬單前,支付寶應提醒消費者自己勾選,不能設置成默認,要讓消費者自主選擇。另外,協議中支付寶方面收集的信息包括個人信息、行為信息、交易信息、資產信息、設備信息等,可能已經超出了《網絡安全法》的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