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區雙橋淀粉糖成功試投產,同安經濟發展再提速。
“發展再提速,引領新常態。”這是2016年同安區經濟發展的要義。
作為“十三五”開局年———2016年對同安區而言是推動“富美同安”發展的關鍵年。在昨日召開的同安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同安區委書記黃國彬對2016年全區的經濟工作進行了部署,一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之城的發展格局全面鋪開。
【回顧2015】
亮彩數據折射建設進度
回顧2015年,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逐月回升,一串串數字令人欣喜。
321家“飛地”企業注冊地順利轉移,“飛地”園區對接工作啟動實施。17家“雙百”等高新企業入駐人才創業園,30多個創意團隊入駐特倫眾創空間,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穩步開展。
廈安高速、濱海西大道順利通車,珠厝互通主線貫通,同集路改造提升、海翔大道等加快建設。蓮花水庫主、副壩工程竣工,雙溪片區、城東片區等項目抓緊實施。美達復材、紅彤彤等51個工業自建項目加速推進。
首批29個社區和同集路、國道324線等主干道兩側環衛保潔實行市場化運作,成效得到各方好評,2015年環境質量公眾滿意度調查位列全市第一。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實際利用外資等經濟指標增速都明顯回升。
征地拆遷全片區發力,其中24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交地5561畝,交地量全市第一,拆遷20萬平方米,完成年度計劃的175%。片區的開發也加速推進,完成年度投資計劃125%。新城兩個現代服務業基地有序推進,首期統建區用地順利摘牌。以工業集中區為試點的全省首個“工業社區”加快締造。
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左右。三安光電、安德魯森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全年完成工業固投82億元,增長55%,企業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新增10家高新技術企業,25個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技術中心,66家規模高新企業實現產值103.6億元,比增31.4%,企業轉型升級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鄉村游持續火爆,全年接待游客800萬人次,增長25%,實現旅游收入22億元,增長29%。
【展望2016】
從四方面著手提速發展
在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的基礎上,2016年,同安區將從經濟發展、城市宜居度、生態環境、群眾幸福感四方面著手,提速發展。
經濟發展上重效益,投資重點將放在鏈接新老城區以及實現區域樞紐的城市骨架基礎設施上,打通道路、完善老城區公共停車場、海綿城市建設、教育醫療健康養老設施等。推廣涉農電子商務,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激發企業“機器換人”“電商換市”新活力。
同安正處于加快城市化的關鍵階段,新城片區將打造成為宜居宜業的現代化濱海新城。建設東西溪沿岸慢行系統、歷史文化修復、改造城西菜市場片區……老城片區將進一步提升功能和活力。北部生態區將打造綠色生態旅游帶,規劃建設北部環山風景道,發展高端生態休閑養生旅游業、健康養老服務業等綠色產業。
提升公共服務供給力,增強居民幸福指數,2016年將擴大基礎教育學位供給,建實驗中學、呂厝二小等13所學校,新增學位1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