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個小男生,黑,瘦,靦腆,但眼睛明亮,笑容溫暖。
別看他話不多,最近卻讓全校師生大吃一驚,因為他才讀五年級,竟然已經(jīng)堅持捐助困難孩子五年之久,而且這事還被中央電視臺選中拍攝,元旦就要在央視播出啦!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小學的這個“航模小能手”,頓時成了大家眼中的“愛心科技小暖男”。
▲沈孟煒笑起來,笑容很溫暖
▲孟煒與寒寒妹妹已成了好朋友
他的愛心歷程從導報報道起步
他叫沈孟煒,是外國語附小五年六班的學生。算起來,他的愛心歷程是從本報開始起步的。
2010年11月17日,本報的社區(qū)板塊刊登了一篇《天冷了,他想給雙胞胎兒子要些厚衣服》的文章,全文不過百字,放在版面的邊欄,卻被沈媽媽看在眼里。她當即就與剛讀一年級的孟煒商量,要整理一些衣物出來。當時只知道“要分享”的孟煒就這樣牽著媽媽的手,寄出了自己人生第一個愛心包裹。
這一寄,就是五年。
今年5月14日,本報刊登了一篇《愛你在心口難開》的文章,文中那對聾啞夫妻的女兒寒寒,已經(jīng)一歲9個月,卻不愛講話,這引起了孟煒一家的關(guān)注,他們隨即與寒寒結(jié)對子,定期帶寒寒出去玩,互相交流。
“我們都很喜歡看導報,家里常年訂閱。”導報記者注意到,在沈媽媽最近的微信朋友圈里,還有孟煒推薦給媽媽看的一篇本報《學堂》周刊10月20日的文章,內(nèi)容為“孩子為什么報喜不報憂”。
資助困難孩子五年來從未間斷
開始捐助翔安雙胞胎男孩時,沈孟煒才上一年級,他記得媽媽經(jīng)常會帶他一起挑選和整理一些自己的衣服、玩具、書、鞋子,打包起來。“剛開始我也舍不得,一直以為是被放進地下室了。”孟煒天真地笑著說。
一直到二年級的一天,孟煒玩媽媽手機時,發(fā)現(xiàn)一個陌生號碼,就亂發(fā)了一串亂碼過去,結(jié)果被媽媽發(fā)現(xiàn),媽媽在“教訓”他時才告訴他,這是家里一直在幫助的“雙胞胎弟弟”,孟煒這才知曉自己心愛玩具的去向。
從此以后,孟煒每過兩周左右就會主動整理打包要寄過去的書籍、玩具,遇到節(jié)日還會寄去新買的禮物。
他還開始給對方寫紙條,比如有次要把心愛的玩具大巴車寄走,他就說“這是我最喜歡的玩具,希望你們要好好愛惜”;今年9月份,這對雙胞胎要讀書了,孟煒在寄去的文具和書本中又留言道:“祝賀兩位小弟弟,光榮當上小學生,五年級的大哥哥。”
五年來,他們從來沒見過面,也不知道彼此的完整姓名,甚至沒有通過電話,就只通過物品資助和短信交流。
“我們老師和學校也一點都不知情,上個月央視要來拍攝,我們才發(fā)現(xiàn)孟煒私下做了這么有愛心的好事。”孟煒的班主任說。
陪玩很有一套“無聲”女孩開口笑
今年5月開始,孟煒開始幫助一個叫寒寒的小朋友。面對這個不愛說話、有點怕陌生人的小妹妹,孟煒腦子里有的是辦法。
他找來了自己的字母拼板、愛看的繪本,還買來各種零食,帶去看寒寒。不久前,他跟小伙伴還帶著寒寒去了南湖公園玩,“那是她第一次去公園,我們一起吹泡泡,好多小孩圍著我們抓泡泡,她就開始笑了,還一直學我的動作”。“現(xiàn)在我們一去,寒寒就開始主動招呼哥哥吃水果呢,進步特別大!”沈媽媽高興地說,“孟煒帶妹妹很有一套。”
他究竟有什么秘訣呢?孟煒說,“故意輸?。”热缥視麄兺媸^剪刀布,或者拿玩具撞著玩,我就故意輸,他們就很開心了。”
今年已經(jīng)讀五年級的孟煒,學業(yè)可不輕松,會不會沒時間陪寒寒?“只要我有時間,寒暑假、長假,我都會帶著兄弟們一起去陪她。”言語間,已經(jīng)是個有責任心的大人了。
小暖男的故事元旦將登上央視
小孟煒可不單單有愛心,還是全面發(fā)展的“多面手”,功課、作文、捏手工、單簧管、網(wǎng)球、乒乓球、游泳樣樣拿手,尤其是喜愛航模。
從三年級第一次乘船出海開始,他就愛上了航模,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學習的第一年就參加比賽,第一次參加市級比賽就拿了三等獎,讓父母驚喜不已,緊接著又接連拿下省賽和今年省市賽的獎項。
孟煒的故事,被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的元旦特別節(jié)目《夢想花開》欄目導演看中,作為全國四個代表少年之一的愛心科技少年,上個月在廈門進行了拍攝。2016年的元旦,大家在中央臺就能看到孟煒的溫暖故事啦。
意外的是,節(jié)目組還給孟煒安排了一個驚喜,讓他第一次見到了資助五年的“雙胞胎弟弟”。
初次見面,雙方都有點陌生和害羞。但孟煒一眼就看出地上的玩具就是自己以前心愛的積木,溝通不多的三個人就席地而坐,玩起了積木。“他們家里真的挺困難的,沒有椅子,就只有小凳子,要么坐在地上,連他們玩的小蝴蝶玩具都是撿來的。”這些都深深印在孟煒腦海中,他希望自己能繼續(xù)幫助這家人。
記者手記
暖男長成離不開父母從小引導
愛心的傳遞是潛移默化的,父母的引導會播下最初的種子。“在他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帶他參加一些公益活動,比如小區(qū)的愛心捐贈。”孟煒的父母都是老師,從小就引導他接觸溫暖正能量,今年10月,他們一家還為廣西留守兒童寄去了冬衣。
在他們的影響下,孟煒的堂兄弟、小伙伴們也經(jīng)常一起參加捐贈活動。
有了這種愛心,人就會發(fā)光。孟煒的這種愛心最先溫暖著家人,生日時他會為媽媽提供VIP服務,煎蛋、煮奶茶,還用自己攢的零花錢給媽媽買了件衣服;重陽節(jié)、臺風天會向長輩噓寒問暖;帶表妹出門會提醒她不能曬黑……
有一次,看著媽媽經(jīng)常為自己手洗“很臭的內(nèi)褲”很辛苦,于是,孟煒腦子里蹦出一個主意,他把內(nèi)褲扔進桶里,然后拿手快速地攪動,還號稱這是自己發(fā)明的“手動滾筒洗衣機”。“結(jié)果沒想到他真的把褲子洗得很干凈,桶也很干凈。”沈媽媽笑著說,“小男生嘛,肯定淘氣,但只要他不犯原則性錯誤,我都不會壓抑他的創(chuàng)新想法。”
孩子最好的老師是父母,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材,你想讓自己的孩子善良美好,那么,學著沈爸沈媽,從引導他們愛心助人開始。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gòu)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wǎng)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xiàn)泉州在補齊養(yǎng)老事業(yè)短板,提升養(yǎng)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