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4點半左右,翔安隧道內因多車追尾事故,車子堵得舉步維艱。但是,當急促的警笛聲在隧道內循環響徹,這一刻都大變樣了。隧道內的車輛,都自覺盡量往兩邊靠,路中開出了一條生命之道。昨日下午,多名網友發帖聯系本報官方微博@廈門日報,稱“真的感動!”“好喜歡這樣的社會!”
協警騎車在前方開道。(本組圖/監控截圖)
救護車開過,車主自覺避讓。
救護車順暢通過。
本報近日針對“讓出生命通道”進行了連續報道,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昨日下午的這暖心一幕,再次印證了大家的共識:廈門是一座溫馨的城市,為應急救援車輛讓行,是絕大多數交通參與者的自覺行為。“希望極個別不讓行救援車輛的駕駛員能以大多數人為榜樣,讓生命通道更加暢通。”一位網友對本報說。
感動一幕>> 警笛聲響,車輛讓出中間車道
昨日下午4點37分,網友@ HGYSmurf把剛剛收獲的感動,記錄在了她的微博上,并@廈門日報。“前面有一輛警用摩托車開道,后面跟著一輛救護車,聽到警笛聲,原本開在中間車道的車子都盡量往兩邊車道靠,讓出了中間一條路。”她告訴記者,下午4點半左右,她搭公交車從翔安進島,在車上看到了這一幕。當時隧道內左邊和中間的車道都堵上了,車子幾乎停滯不前,僅剩右邊車道還有車能動。她說,因為太快太突然了,還沒來得及拍照,救護車就遠去了。
張小姐是參與讓路的其中一員。她說,大概也是4點半,她開進隧道三分之一處,前邊發生四車追尾,所以隧道內堵了。聽到救護車的警笛聲,開在最靠右車道的她,也盡力將車子再往右邊靠,她看到原本在中間的車子,往左邊讓,騰出了空間讓救護車通過。她說,救護車是跨線開的,它的前方有警用摩托車開道,后面跟著一輛蘇D的車子,可能是家屬的車,三部車都開得很急。
還原現場>> 左邊的車壓到白線 右邊的車快貼上路緣
根據目擊者們提供的信息,記者與120急救中心取得聯系。但急救中心查詢了救護車GPS運行軌跡,事發時段并無我市120急救中心的救護車途經翔安隧道。記者同時也聯系了警方,同樣無相關警情。大家推測,這輛急救車很可能是外地的救護車,護送病人到廈門。
據翔安隧道中控室工作人員陳先生解釋,兩起四車追尾事故和一起車輛故障都發生在昨日下午4時25分左右,都在靠近隧道翔安端口1公里左右,造成洞內車輛堵塞。
記者昨日下午從翔安隧道中控室的監控記錄看到,開道的協警摩托比救護車快30秒,摩托開到哪,哪兒的車就收到信號,自動地慢慢向左向右開,在中間車道和右車道間讓出一條“生命通道”,左邊的車輛壓到了白線,右邊的車輛也都快貼上路緣了。
【鏈接】
維持交通的協警
主動為救護車開道
廈門交警支隊橋隧大隊翔安隧道中隊隊長蔡宇杰向記者透露,駕駛摩托車為救護車開道的是協警張銀猛,做協警工作已有六七年了。
“主要是追尾事故把前段1公里給堵了,過了事故區,就一路通行了。”蔡宇杰介紹,事發大約在下午4時半到5時之間,當時因為路橋施工,隧道內的事故比較多,路面交通擁堵,他們在翔安隧道翔安端洞口布置了警力巡邏和疏導。兩名協警員騎摩托車趕到,趕巧在維持交通秩序時,看到有救護車進入隧道。因為車上有病患,急救車拉著警報,張銀猛二話不說,發動摩托車,開在前面為救護車開道。打警燈,鳴警笛,前面車輛都紛紛避讓。蔡宇杰解釋,隧道內摩托車通行狀況比較差,路程長,空氣差,但張銀猛顧不上這些,一直為救護車開道到翔安隧道五通端。等到前方道路順暢,張銀猛把摩托車靠邊,這時救護車司機向張銀猛敬了個禮,鳴了個喇叭,表示感謝,就繼續往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