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廈門市各行各業穩步復工復產以來,尤其是跨省游的“重啟”,文旅業回暖速度提升,作為廈門旅游的“網紅”景點曾厝垵也逐漸恢復了往常的生氣。日前,曾厝垵正式恢復對外開放,開店創業的臺商也對外迎客,在休整的期間,臺業者未雨綢繆,既有堅持以往事業發展的,也有創新產業投入推廣的。大家盼接下來能迎來旅游旺季的“開門紅”。
攢人氣
曾厝垵客流恢復近9成
廈門曾厝垵文創會理事長寧軍在景區開放籌備期間一直帶領著團隊,與市文旅局、有關街道等配合,進行復工復產的規劃,景區正式開放以來,迎來了不少游客。“從開放初期1成左右的客流量,到現在,相比往年同期客流量恢復了近9成,雖然商鋪開鋪數量、經營狀況情況會比去年同期差一些,但總體恢復情況從各項指標來看,應該是排在全市甚至全省的前列。”寧軍說,目前曾厝垵游客以周邊省市為主,客流量恢復的同時,帶來的是游客消費方式的一定變化,而商戶們也在進行調整和適應。
寧軍說:“有的商戶設立了‘直播角’,看店的閑暇之余,拍攝短視頻、進行直播。”除了復工復產政策上的幫扶外,許多商戶也自發開展線上宣傳活動,一些商戶通過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宣傳曾厝垵的茶葉、民宿、工藝品等產品,吸引游客前來體驗。
寧軍表示,在曾厝垵的臺灣創業青年,從曾厝垵正式復工開始,陸陸續續從臺灣返回到曾厝垵的店鋪,大家也在想招吸引游客。他說:“如今人流量起來了,但消費者購買力還不夠。接下來,我們將籌辦文藝青年節,包括玩派對、賞文藝、美食賽等活動,結合直播線上模式,讓兩岸青年共同參與,掙得更多人氣。”
齊創業
臺商父子瞄準文旅市場
作為較早一批入駐廈門曾厝垵發展的臺商陳清隆,借著疫情防控期間調整創業方向,他已在廈門耕耘17年,由于經營了多年“馬克客棧”,所以人稱“馬克大叔”。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民宿被迫停業,但陳清隆并沒有停下腳步,在年初設立健康食品展示店,計劃打開內銷市場,發展健康食品產業。陳清隆的兒子陳緯,也在疫情防控穩定后毅然決然選擇在大陸發展。
現場,陳清隆向記者介紹剛剛修整好的健康食品展示廳。“這是我趁著疫情防控停業期間打造的展館,來展示自己主打的黑蒜產品。”面對困境,陳清隆時常把“總有辦法”這句話掛在嘴邊。他認為,疫情過后人們健康意識明顯提升,同時也更加追求有品質食品,這是商機。
陳清隆說:“疫情防控這段時間,我的感悟是,不可以無為,也不能單純等待,在創業方面我們也進行了長遠的規劃,此前我在山東投資一家生產黑蒜工廠,主要以外銷為主,今年則側重在大陸推廣黑蒜產品,也是看中民眾的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很多人也能接受這種高質量的養生食品,因此選擇人流量大的曾厝垵作為一個展銷點。”
此外,陳清隆還計劃在曾厝垵打造“臺灣小夜市”,售賣獨具特色的姜糖、牛肉面等臺灣美食。同時聘請一些臺胞員工,讓游客品嘗美食之余,體驗臺灣的夜市文化。兒子陳緯也加入創業團隊里,經營一家餐飲小鋪。
陳緯認為,大陸是年輕人實現創業夢的好舞臺。他說:“在疫情防控期間,我研發了新產品牛肉罐頭,現在還在試推廣階段,未來也會堅持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大陸市場是很有潛力的,承載著很多年輕人的夢想。”
共堅守
兩岸夫妻開珍珠店
隨著曾厝垵文旅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臺胞入駐曾厝垵工作和生活。來自臺南的莫子慶是其中的一位,2015年他來到曾厝垵經營珠寶生意,從小鋪擴展到大店。五月份,莫子慶停業三個多月的珍珠店終于開業。他說,自福建開放跨省游后,文旅業回暖速度提升,生意也越來越好了。
莫子慶說:“現在八月份,曾厝垵逐漸進入往年旅游的旺季,我們開店做生意,營業額有比五六月份好一些,也有些外省客人來玩,大家對海邊的珍珠飾品還是很感興趣的。”
看好廈門文旅行業,臺商莫子慶來到廈門游客熱門打卡地曾厝垵經營珠寶店,至今五年了,業績一年比一年好。莫子慶表示,產品能夠熱銷,很大特色是融合了兩岸年輕人的設計理念,更能吸引游客的關注。他說:“像這款海豚珍珠項鏈,是跟臺灣逢甲大學學生設計的,結合廈門的特色白海豚,還有一款是白鷺,希望疫情過后,兩岸能夠繼續交流,我們也會結合廈門特色設計出更多有特色的珍珠飾品。”(記者 潘薇 實習生 張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