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訊 經過半個多月的應激適應期,四只來自南非的“大長腿”已經開始過上了廈門小資的“慢生活”。臨湖別墅風景秀麗,天竺山象草鮮嫩肥美,中國游客熱情友好。圣誕將至,長頸鹿館驚現許愿樹。據悉,靈玲圣誕狂歡已盛大開啟,活動期間不但有圣誕主題巡游、異域風情秀、圣誕老人出沒、圣誕主題的國際馬戲饕餮盛宴更有街頭魔術演藝,零距離感受魔術的魅力,感受不一樣的西方文化圣誕節。
世界之最陸生動物在廈喜迎第一個圣誕
靈玲“異域”圣誕狂歡節來襲
非洲籍“移民”亮相,接見第一批“粉絲”
經過半個多月的應激適應期,四只來自南非的“大長腿”已經開始過上了廈門小資的“慢生活”。臨湖別墅風景秀麗,天竺山象草鮮嫩肥美,中國游客熱情友好。
來廈的半個多月,長頸鹿們已經開始習慣吃中餐,福建特產——榕樹葉。據了解,長頸鹿是反芻動物,就和牛、駱駝動物一樣。長頸鹿共有四個胃,食物會通過第一個胃,而水分則是直接進入第二個。第一個胃會部分消化細枝、樹葉和任何長頸鹿吞進來的食物。一天之中,當它們沒有在進食的時候,這些發酵混合物的一部分就會以硬塊的形態被從胃部帶上來。長頸鹿一整天都會咀嚼這些稱作反芻物的硬塊,更進一步幫助分解食物。當長頸鹿嚼完這些硬塊后,它們會被送至第三個胃,最后則是至第四個胃去被完整消化。
每只鹿因食量不同,食譜也不相同。因為不清楚它們的具體食量,飼養員一天6頓喂食,通過多次多量地增加肥美鮮草的方式摸索每只長頸鹿的具體食量。飼養員吃住和長頸鹿在一起,24小時悉心照料,助其度過應激適應期。
據了解,許多前來秋游的中小學生們早已一睹長頸鹿的芳容。位于靈玲國際馬戲大劇院二樓靠近長頸鹿館一側的露臺可直接觀賞長頸鹿籠舍的4只“鹿寶”。
目前,這些長頸鹿適應的情況非常好,已經可以和游客親密接觸。
長頸鹿館驚現“許愿樹”,動物提前收禮
長頸鹿館外圍種植著一棵高約3米枝繁葉茂、四季常綠的大榕樹。據了解,這棵大榕樹躲過建國以來最大臺風的摧殘,毅然堅挺,被譽為廈門靈玲國際馬戲城的“許愿樹”。據說,把愿望寫在綢帶上,然后把它掛在許愿樹上,愿望就會成真。圣誕活動期間,游客可前往長頸鹿館將新一年的心愿寫于紅綢帶并懸掛于樹,祈禱來年好運。
園區內的動物朋友們也收到一份份來自圣誕老公公的圣誕大禮包。大象媽媽大頭高興地卷起雕有圣誕樹的南瓜,白虎園內的白虎夫婦也收到了火雞大餐。棕熊山上的五壯士則收到了“胡蘿卜圣誕樹”棕熊們開心地手舞足蹈,伸出胖乎乎的熊掌去摘它們愛吃的食物,一邊吃,還一邊揚起頭,對著游客賣萌搞怪。浣熊館內的浣熊們伸手去撈“圣誕禮帽”里的小魚兒,憨厚可掬的模樣令人捧腹。黑猩猩籠舍的角落里放置了圣誕禮盒,禮盒里裝著玩具、瓜子、花生等。當它們通過自己的“智慧”找到禮盒時,顯得既好奇又興奮,急不可耐地打開禮盒,伸手就去掏里面的食物,模樣俏皮可愛。
據園區代理總經理林文卿介紹,給動物們過圣誕節,不僅增加了動物們的福利,提高了它們的幸福指數,更將“保護動物,關愛動物”的保護教育信息傳遞到更多人的心中。
中外攜手打造靈玲圣誕狂歡節
為了慶祝一年一度的圣誕,來自菲律賓的樂隊演奏圣誕主題曲迎接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們,烏克蘭美女載歌載舞歡慶佳節。獨特的異國圣誕文化,圣誕點燈儀式在敲響鐘聲的時刻緩緩在舞臺升起,璀璨星光下,告別過去一年的遺憾,共同祈禱新一年有新的氣象。靈玲特色的動物人偶,如長頸鹿、老虎、熊、雞等形象化的卡通形象,建立園區內互動的動物家族代表,帶給游客更多近距離的歡樂。
搞怪多變的小丑——歡樂的代言人,在園區中心舞臺前與游客互動,贈送小朋友氣球、隨機選擇兩位現場嘉賓進行變裝造型秀。現場更有參與掛紅絲帶、合影留念、動物知識小問答等趣味互動。
圣誕狂歡節期間,不但有圣誕主題巡游、異域風情秀、圣誕老人出沒、圣誕主題的國際馬戲饕餮盛宴更有街頭魔術演藝,零距離感受魔術的魅力,感受不一樣的西方文化圣誕節。
關愛外籍友人 ,溫暖一廈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廈門政府出臺相關了有利于跨文化交流政策,并鼓勵有益于經濟、文化交流的活動。現為進一步的市場推廣,為集美新城聚集更多人氣,打造“人文集美”良好的口碑宣傳。恰逢圣誕節腳步的臨近,靈玲的全體員工與匯集6國的外籍友人正在籌備一場原汁原味的“真”圣誕活動,誠邀廣大市民朋友和在廈外籍師生共赴“2016年靈玲圣誕狂歡節”。
靈玲攜手外籍友人共同打造一場國際范十足的圣誕文化盛宴,共同搭建一個以圣誕節為載體,為中外友人增進了解、加深友誼、促進交流、文化交融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