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門信息學校(原“廈門電子職業(yè)中專學校”)校長莊銘星看來,一所中職學校是否值得學生托付未來,要看它的“三駕馬車”。“三駕馬車”指的是就業(yè)、升學和創(chuàng)業(yè)。莊銘星認為,現(xiàn)代中職學生不應只有就業(yè)一條路,他們應該可以繼續(xù)升學或自主創(chuàng)業(yè),多元化成才。
讓莊銘星引以為傲的是,廈門信息學校的“三駕馬車”齊頭并進——近三年來,信息學校畢業(yè)生就業(yè)率超過98%;今年高職招考的成績中,信息學校再次名列全省前茅,本科各專業(yè)上線率平均達50%以上;至于創(chuàng)業(yè),莊銘星說,我們的“學生老板”層出不窮。
廈門信息學校課堂上,學生正在認真學習技能。
【關鍵詞:佳績】
信息學校成為中職“高考紅旗”
學生為社區(qū)居民表演勁舞。
學生為社區(qū)居民維修電磁爐。
每年,廈門信息學校的許多畢業(yè)生都會在大學校園里和初中同學相遇——三年前,前者上了中職,后者上了普高,三年后,前者通過俗稱“小高考”的高職招考上了大學,后者通過普通高考上了大學,兩人殊途同歸。
莊銘星說,不少人還帶著老觀念看中職,以為上了中職,畢業(yè)后就要去工作,事實上,《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指出“加強職業(yè)教育與普通教育溝通,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國家已打通了中職升學通道。以信息學校為例,每年有大約三分之一畢業(yè)生選擇升學。
我們真該對中職學校刮目相看,坊間有這樣的說法:同所大學的同個專業(yè),從中職考入遠比從普高考入容易,因為中職學生在專業(yè)技能水平方面已“捷足先登“。
在中職學校里,廈門信息學校算是一面“高考紅旗”:
2013年,在高職單招中,全省只錄取150名本科生,其中廈門信息學校有19名。
2014年,是福建省高職招考改革第一年,當時不再叫“高職單招”,改叫“高職招考”,信息學校低調地成為最大贏家:303人參加考試,全部被大專以上學校錄取,錄取率100%,其中本科上線率為參加考試學生的33%,學生李金燦以總分574分(滿分600分)、數(shù)學和英語滿分獲得2014年福建省高職招考計算機類狀元。
2015年,信息學校三分之一的畢業(yè)生參加高職招考,有計算機、電子、財經、美術四個專業(yè),本科平均上線率是50%,而全省的平均上線率是8.6%。
廈門信息學校的品牌——計算機類專業(yè),有10人進入全省前50名,即這個專業(yè)的全省前50名,五分之一來自這所學校;80%的學生上了本科線,其中30名學生被廈門理工學院錄取,今年廈門理工學院的這個專業(yè)招收90人。
廈門信息學校的起家專業(yè)——電子專業(yè),參加考試學生的60%上本科線,有兩人在全省并列第10,專業(yè)分最高287分(總分300分)。
至于今年首次參加高考的財經類,信息學校一炮打響,48%的參加考試學生上本科線,兩位同學全省并列26,專業(yè)分297分。
信息學校參加美術類考試的學生,來自閩臺合作的臺灣班,其中26%上本科線,在藝術類中,據(jù)說這算很輝煌的成績。此外,有6位學生進入全省前50名,成績最好的兩位名列全省第五和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