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開學前14天,廈門師生要開始健康登記——市教育局出臺開學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對新學期戴口罩、測溫、就餐等作出規范。
市教育局辦公室昨天下發《關于做好各級各類學校2020年秋季開學疫情防控重點工作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據介紹,這也是根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的《高等學校、中小學校和托幼機構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而制定的。
《通知》指出,從返校前14天開始,每日要監測掌握師生員工及其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的健康狀況和出行軌跡,建立健康臺賬,全面推廣應用“八閩健康碼”,對返校師生員工一律核驗身份,查驗“八閩健康碼”,檢測體溫。
學校繼續實行錯峰和分散用餐
學校要制定秋季開學返校工作方案,落實校門口測溫時保持1米線安全距離、錯峰就餐等要求。
從《通知》表述上看,各級各類學生秋季還是會如期開學,而且沒有提及錯峰開學。不過要求高校堅決服從“屬地原則”的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秋季開學返校工作方案要經市教育局組織評估、報市指揮部同意,并向主管部門備案后才可實施。
《通知》說,學校繼續實行錯峰、分散用餐;重點做好食堂冷鏈食品排查,不訂購來源不明的冷鏈產品,不訂購冷葷涼菜、生食水產品,做好對每餐次每種食品成品的留樣與存樣等工作。
部分師生要核酸檢測
《通知》要求,對來自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或有中高風險地區旅居史、境外返回、有境外親戚接觸史、體溫有異常或有疑似癥狀等重點人員,要“一人一檔”建立動態跟蹤表冊,嚴格執行我市相關管控措施,落實“應檢盡檢”要求。
根據實際需要對復課學生進行“適時抽檢”,對其他學生實施“愿檢必檢”:暑假期間有到省外探親、旅游的師生須在返校10天前進行核酸檢測,檢測費用自理;新上崗教職員工、在春季學期未進行核酸檢測的教職員工(包括學校食堂、安保、物業等后勤聘用人員以及校內工程人員)須在上崗前10天內完成核酸檢測;對有集體配餐的學校,還應要求配餐單位落實相關從業人員核酸檢測工作,并將檢測結果提交到學校,務必做到應檢盡檢,確保檢測合格、無風險后方可進校。
校內安全距離可不戴口罩
《通知》指出,高校、中小學(含中職學校)的師生應當隨身備用符合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標準或相當防護級別的口罩,在校內不聚集且保持1米安全距離的前提下,可不戴口罩,處于聚集區域或安全間距不超過1米時要佩戴口罩。
除幼兒園之外,其他學校的教師授課時不需戴口罩,校門值守人員、清潔人員、食堂工作人員工作期間應當全程佩戴口罩。也就是說,幼兒園老師仍要戴口罩上課。
高一新生可軍訓
市教育局要求,要在精準防控的基礎上,科學有序恢復校內活動,鼓勵師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養成健康良好習慣。
例如,在組織高一新生軍訓、學校“迎新”工作、學校藝體活動等相關教學集體活動時,綜合考慮學校防控壓力、活動場所、組織水平等情況,制定防控方案,限制參與人數,合理規劃人員活動路線,減少人群聚集,并參照觀眾區與運動隊的隔離措施,避免人員交叉接觸。
做好心理健康工作
市教育局還要求學校要扎實做好學生思想心理健康工作,例如,建立健全初一、高一學生初始心理健康“一生一檔”,做好入學新生全覆蓋暖心交流,做好心理問題嚴重新生的心理輔導和危機干預。
《通知》還要求,學校及時跟蹤動態摸排出的有嚴重心理問題典型個案,及時組織心理老師開展個別輔導,及時約談家長告知可能產生的危機風險,督促家長轉介學生至專業機構進行診療,還要加強家校聯系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導,正確化解親子矛盾。(記者 佘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