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9時30分,廈門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不過,這擋不住要前往濱東小學報名的溫同學和其母親歡快的腳步;在廈門五中(小學部)校門口,有著“你好一年級”標語的五彩氣球大拱門,也早早迎來了來報名的一年級新生。
昨天和今天,是廈門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入讀公辦小學一年級的現場報名時間。從去年開始,島內大多數學校采取了網上或微信預約取號報名方式,避免了徹夜排隊的現象。尤其是今年碰上疫情防控,更多學校通過預約取號、分批報到的方式引導家長們錯峰報名。而且,今年學校要求一名孩子只能由一名家長陪同進校,進校門前都需要提供八閩健康碼。
面談開啟
家長擔憂,孩子自信
今年小學一年級生源,依舊是不出所料的大爆棚,不僅是集體戶大增,連“兩一致”生源都出現爆滿情況。因此,多區在此前小學招生方案公布時,已明確了“兩一致”生源爆滿后學校招生順位錄取順序。而思明區的集體戶,今年有包括蓮前小學、前埔小學、會展南小學、云頂學校等在內的11所學校供志愿填報選擇,再由區統籌入校。
按照往年的做法,學校在現場報名時基本都安排了面談,讓孩子單獨與老師面對面。這個環節,是家長們最擔心的,有這么一個畫面很能說明家長的心情:家長拽著小朋友排隊、咨詢、遞材料,然后依依不舍地放手,看孩子獨自走進面試室。“這是學校要求的,不然真想跟他進去。”一位家長說。
不同于家長的擔憂,大多數小朋友都很高興。他們依稀懂得,成為一名小學生是光榮的。有的小朋友告訴記者,面試很簡單,老師問兩杯不一樣大小的水杯都裝滿水,然后加入一樣的糖,哪杯更甜。此外,在廈門五中(小學部)招生現場,當老師請小朋友把口罩摘下來時,有的孩子還義正詞嚴地拒絕了。
題目多樣
僅了解情況,不影響錄取
面談的內容十分豐富。比如,實驗小學的面談里有心理測試題,問的是做游戲輸了,會生氣嗎?是總生氣、不生氣還是偶爾會生氣?金安小學用七巧板拼圖考查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等,為了讓孩子們放松心情,學校還特地準備了手工黏土小游戲。有的學校讓孩子寫自己的名字、問十以內的算術;有的學校則讓孩子看時鐘報時間、數繪本上的小動物、看圖講故事等。
總之,面試談話的氛圍很輕松,主要是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包括孩子的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等,不影響錄取,也不會有好班、差班之分。老師們表示,從以往看,面談時表現好的孩子,也不見得以后就是令人省心的孩子。
有的學校還通過面談來了解家庭教育,比如問孩子平時讀什么課外書,和誰一起讀?最喜歡什么故事?有的孩子會傲嬌地回答“不知道”,有的孩子則能描繪出和媽媽共讀繪本的場景。“這可以初步了解孩子與人交流的狀態,以及親子共讀等情況。”一位老師說。
今年,因疫情關系,不同區在現場報名確認環節要求不同。思明區、湖里區、翔安區不僅要網上報名,也要現場報名;集美區和海滄區的戶籍人口如果已在網上報名,并通過網上審核,就不用到現場確認報名;同安區沒有網上報名,直接到現場確認。(記者 許蔚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