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巷:膠片和數碼有那么大的區別嗎?
小貝:最簡單說,膠片攝影師需要扎實的攝影基本功的,現在沒多少攝影愛好者會背晴天十六法(sunny 16 rule)了吧。但最大的不同在于態度。膠片相機的底片要錢,拍滿一卷要等,沖印要等,最后還不知道會洗出什么片子。這種很慢的節奏,很莊重的儀式,很寬容的態度,是數碼攝影天生不具備的。你知道嗎?每臺膠片機都有它的脾氣,有脾氣就說明可掌握和馴化,我喜歡這樣的溝通方式。
花巷:在這樣快節奏生活里,你能做到多慢?
小貝:我平時的工作和一些雜志的約拍都是用單反,自己生活上喜歡用膠片,有時候自己去哪里旅行了,單反帶,膠片機也會帶上一臺,膠卷幾卷。可能也是因為自己年齡不小了,我比較喜歡安靜地玩兒。自己一個人帶臺機子,靜下心來,對焦,構圖,按快門,慢吞吞,這樣一整天,很舒服。
每張膠片都有故事
比如這張
這張背影是五年前拍的,直到今天看到都會想這女孩長什么樣呢,這個背影會讓你凝視很久,很有味道。
這外國女子真人很美,很搶眼的那種,我拿起相機的時候,她看到,跟我點了下頭,沖著我微笑了下,表示同意,很友好,轉而跟朋友繼續交談。落落大方,我身為女人,我都喜歡上她了。
在香港拍的膠片是最多的,你一看就能感覺到港味,覺得沒有必要說太多故事,有些味道,總會有共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