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聽陳凱說“吵架王”,以為是什么高深的隱喻。其實,它就是字面意思,用饒舌說唱來對決,看誰的唱詞更多更妙。臺上的人拼的是腦力,臺下的人看的是熱鬧。
這是陳凱為了推廣說唱文化想出來的點子。2012年從學校畢業面臨就業還是繼續說唱,他毅然選擇后者。他也等不及安逸的閩南文化自然接納這種張揚的音樂形式,他必須給自己鋪路。
所以2014年一年內,他和MINSTA團隊在廈門、泉州兩地連續舉辦四場“吵架王”比賽,給安靜的福建說唱環境營造出了氛圍。他也憑借那三年內陸續創作的《閩南夢》《浪子的心情》《北門街》《鐵觀音》等說唱作品,受邀參與各種派對做嘉賓,赴臺灣參加說唱拍攝。
然而,高潮沒來,這只是前奏。
說唱演出的機會本來就不多,他還花了大量時間在普及推廣的事務上。賺錢成問題,自己在音樂創作上也遇到瓶頸。
有天,一個老朋友狠了狠心對陳凱說:“別玩說唱了,你沒救了。”當時他在一家媒體公司幫忙做策劃。陳凱說,朋友應該是實在不忍心看著自己天天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練聲、工作,練聲、工作,無限循環,別人把藝術當賭博游戲,博大放小,他卻恨不能把整條命都搭進去。
之后他給我看了一篇記錄當時心情的小說日志,里面有句話:“人生,總有繞路的時候,其實你不用擔心距離,只要目的地是對的,那么走再遠的路都好。”所以,他從朋友那辭職了。陳凱說,他不是泉州第一個玩說唱,但他一直堅持做最后一個。
去年8月中旬,陳凱的第一張專輯《sodom》制作完成,是復古磁帶制式。專輯共有7首歌,他為每首歌賦予了一個意義,分別代表著傲慢、情欲、懶惰、吝嗇、嗜酒、念舊、憤怒,以此來總結為說唱奔波的這些年里做的那些事。
這些罪惡是他反觀自己也審視這個社會的一次音樂作品表達。曾經,他以為當一名職業說唱歌手的夢想,或許就在翻過幾座山之后,但現實告訴他,路很長,要慢慢走。
可能他自己不知道,其實有些變化已悄然發生。比如我從一個初次聽說唱會毛骨悚然的狀態,到現在也會戴著耳機一起律動;以前還曾理性勸過他先找份工作過渡下,現在倒想感性給他加油:這東西挺好,別賭氣,繼續玩下去。
他當然還會繼續玩下去。而且他發現,家人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父親雖然還是不聞不問,母親則從默許轉為支持。“你會發現,家庭的問題解決了,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
陳凱告訴我,他已經聯系了駐場酒吧,也答應幫朋友經營一家水吧(賺錢?。€有不定期的派對,以及其他和說唱文化推廣相關的點子也在一個個的醞釀中。
如果有天你在酒吧看到有人在玩說唱,很可能,那個人就是Red10 aka 不死鳥,陳凱的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