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人常用“站著好像東西塔,倒著好像洛陽橋”來比喻一個人身材特別高大,體格非常健壯,是同齡人無法相比的,語言中流露出羨慕之意。
明朝萬歷年間,泉州城新門外西山村厝尾角,有一個被眾人稱為“大股”(即個頭大)的傅姓農民,身高六尺,力氣很大,除了種好水稻之外,又開荒種植果樹林木,飼養牛羊雞鴨,因而發家致富,過著幸福的生活。他經媒人介紹娶了鄰村一個“大粒大漢”(即身粗體高)的姑娘為妻。一年后他們喜得雙胞胎,各七斤多重,周歲時,兩人都頭圓身胖,手粗腳大,鄰居稱贊他倆好像土人、鐵人一樣,父母因此給孩子取名為傅土人和傅鐵人。
十六歲時,土人、鐵人已是堂堂七尺男子漢,身體非常健壯,每頓能吃三斤米飯,兄弟穿的布鞋、睡的床都要特制,因此村里人將他們比喻為“站著好像東西塔,倒著好像洛陽橋。”
后來,土人、鐵人因為力大過人,被人雇傭為挑夫。在一次挑貨途中,兩人得罪了南安知縣,因擔心被治罪,隨即帶著路費和行裝往北而行,后來到達浙江溫州歇腳暫住。為了謀生,兩人因偷稻田被捉。升堂時,溫州知府正要執行判決時,前方傳來倭寇騷擾的消息,知府立即派土人、鐵人到前線消滅倭寇。
土人、鐵人因為殲滅倭寇有功,被溫州知府錄用當了武官,兩人在當地成家立業,繁衍后代。“站著好像東西塔,倒著好像洛陽橋”則在泉州地區成為俗語,廣為流傳。
(本版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