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人間溫情的社會福利院
福利院
沿崇福路漫步而入,腳底下的小路延伸向遠方。小巷兩側的建筑,在日光的照耀下愈顯老舊、滄桑卻又風韻猶存。紅磚墻內,小巷深處,隨處可見扎根于此的人家,他們或平凡或顯赫,或年輕或衰老,都是這寂靜老巷堅實的守護者。
崇福路的中段,有一座社會福利院。步入內院,庭院深深,幾棟紅磚砌成的房子佇立,樓前種著一棵已亭亭如華蓋的老樹,投下斑駁的樹影,為過路人撐開一片陰涼。
福利院外是車水馬龍,院內卻是一片安寧祥和。福利院始建于1987年,至今已有30年的光景。它原先只是一片荒蕪的田地。經過一番建設,平地聳起高樓,在裝配好各種設備后,福利院向眾多社會孤寡老人和孩童敞開懷抱。
現任福利院院長呂碧扶介紹道,福利院一直秉承著“替天下兒女盡孝,為黨和政府分憂”的服務理念,致力于讓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在歡樂中安度晚年生活。居住在福利院的,大都是“三無”老人和棄嬰,對于他們而言,福利院是他們溫暖的避風港。院內的工作人員會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會在他們生日的時候陪他們慶生,也會在節假日帶他們出去散散心,游覽泉州的名勝古跡。
住在福利院的人,年紀最大的已有100多歲的高齡;年紀最小的是一些棄嬰,他們的年紀無處追溯,只能從入院時間有個模糊的猜測。雖然他們只生活在一個狹小的圈子里,然而他們并不孤獨,福利院定期會有中小學,甚至是大學的志愿者前來,他們會陪著這些老人聊天,會陪著孩子玩樂,他們的陪伴,讓這里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更多的溫暖和愛。
漫長的歲月風吹雨打,福利院不可避免地走向老舊。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福利院斷斷續續地翻修過幾次,始終保持著嶄新的姿態歡迎更多無所依靠的人前來,為他們帶來更多的溫暖和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