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安崇武鎮赤湖林場工業區里舉辦了一場名為“另類視野——向榮玉坤趙文棄石作品展”的當代石雕藝術展。王向榮、陳玉坤、趙文三位藝術家獨具匠心,以特有的藝術美感,賦予當地石材廠常見的石材邊角料碎石新的生命,將其變成頗具創意的藝術品。
8月28日即將揭幕的位于美國華盛頓國家大草坪的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石雕像,就是其中一位藝術家王向榮主持雕塑的。
創意融入棄石化腐朽為神奇
這次展出的藝術品材料都來自周邊石材廠加工廢棄的邊角料,陳玉坤介紹說,在創作過程中,有用錘子、鏨子手工打鑿石頭,也有用到切割機、打磨機、壓桿等機械工具。他們把自己的創意融入其中,將其變成一件件寓意深刻的作品。
王向榮作品《王與后》,在長條椅狀青石上淺刻出兩個頭戴皇冠的人像,仿佛是國王與王后端坐在高高在上的寶座上,影射人類認為自己有權力凌駕于自然之上,對自然隨意地開發利用。作品《貨真價實》,原本被遺棄的方形石塊上,還殘留著鉆孔的痕跡,作者陳玉坤在石塊上刻上一枚印章,內容是“100%純石假一賠十ISO9001:2011”。他介紹說,石頭原為自然的產物,卻被打上標簽,成為人類的“戰利品”,表現出人類對自然資源的占有欲。作品《鏡子》,是趙文利用青石、印度紅、山西黑等石材碎石創作的。95厘米長、45厘米寬的石框內,填入大小不等的廢棄石材,并打磨光滑,猶如一面破碎的鏡子。趙文說,石頭被打磨會變得光可鑒人,這是石頭的自然特性。一面完整的石頭拋光可以映照出完整的世界,而破碎的石頭反射出的世界也是支離破碎的,象征自然與人類社會是相互關聯的,自然遭受破壞的同時人類社會也會變得殘破不堪。
意義大于創意倡導環保低碳
這次藝術展始于8月17日,共展出藝術品22件。石材碎石往往被人們當成垃圾隨意丟棄,藝術家期待通過此次藝術展展現它被人忽視的美,讓人們對碎石有新的認識。這次藝術展更深層次的意義,則與環保低碳有關。在自然界,有許多自然資源跟天然石材一樣不可再生,一方面人類欲望不斷膨脹導致自然資源被過度開發,另一方面卻不能合理利用,造成資源的浪費,兩者的矛盾日益凸顯。
據了解,這是全國首次舉辦棄石藝術展,目的是借此機會引發人們對環保的關注和思考,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讓藝術展更加成熟。
靈感源于生活尊重自然最美
王向榮、陳玉坤、趙文三位藝術家現在都在惠安從事石雕設計創作。
王向榮出生于崇武的民間石雕世家,現為中國雕塑學會會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從事石雕創作與設計已20余年,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展及參加國際石木雕刻大賽。8月28日即將揭幕的馬丁·路德·金的石雕像也是王向榮主持雕塑的。陳玉坤、趙文都畢業于美術學院雕塑系,2009年才畢業。趙文說,他是湖北人,2009年到惠安參加第二屆全國高校畢業生石雕創作營后,對惠安及其石雕留下了深刻印象,后來就選擇遠離家鄉的崇武作為自己的第二故鄉。
創作源于生活。由于每天都與石頭接觸,與石頭距離最近,藝術家的很多靈感由此而發。他們希望今后可以尋找更多屬于石頭的語言,尊重自然,表達它們自身應有的情感和最本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