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宋、元時期泉州港被譽為“東方第一大港”,有“世界宗教博物館”之稱。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創建于1959年,原址位于著名佛教寺院泉州開元寺院內東側。1991年2月,新館主樓于東湖街落成。目前,新、舊二館總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3萬平方米,陳列面積11000平方米。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以反映古代海外交通、海上絲綢之路,以及由此引發的各種經濟、文化交流為主題的博物館。它以中世紀東方第一大港——刺桐(即Zaitun,泉州別稱)港的歷史為軸心,以豐富獨特的海交文物,生動地再現我國古代悠久輝煌的海洋文化,謳歌中國人民勇于征服海洋的英雄氣概,展示中華民族對人類開辟“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貢獻,以及在航海與造船技術方面的許多偉大發明。
該館內有“刺桐——古泉州的故事”、“泉州灣古船陳列館”、“泉州宗教石刻館”、“中國舟船世界”、“阿拉伯-波斯人在泉州陳列館”等固定陳列及2個預約開放展覽——“莊亨岱藏品館”、“泉州海交民俗文化陳列館”。在這些展廳中,分別陳列著不少舉世聞名的文物瑰寶,除了一艘迄今國內發現年代最早、體量最大的宋代海船及其大量伴隨出土物外,還有數十根木、鐵、石古代錨具,數百方宋元伊斯蘭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石刻,各個時期的外銷陶瓷器,160多艘中國歷代各水域的代表性船模,以及數量繁多的反映海外交通民俗文化的器物。
展廳通過文物、圖版、電子圖、電子觸摸屏、視頻、景箱、場景等形式進行展陳,勾勒出16個遺產點產生的歷史背景,闡述其遺產價值,向參觀者展示“古泉州(刺桐)史跡”的產生、發展、鼎盛,以及歷代泉州人為保護及傳承這些歷史遺產所做的努力。序廳部分主要以16個申遺點沙盤及對應圖片聯動播放的方式,為觀眾展示泉州各個申遺點所處的歷史時空。讓我們一起走進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