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整體投資超1.5億,單純的制作成本占大頭,美術、音樂、服裝、道具上的投入以達到滿意為止。談到不惜成本地搞制作,周之光感慨,隨著影視產業的發展,如今的電視劇制作更向精品化邁進,在攝制以及服化道上的花費、工夫與心思肯定比過去提升了一個水平。“我們必須要在制作上有所超越才能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必須按高標準來操作一部劇。”
精神信仰的投射,高標準的資金投入,是《麻雀》的守正,然而時代在變,任何行業、產業模式都在變,出奇則在各種細節的創新。周之光表示,“《麻雀》是一部不一樣的諜戰劇,中國影視產業的發展,讓《麻雀》這部劇的‘不一樣’成為可能。” 從小視角切入窺見大格局;在事件線上交織多條感情線;讓作品在信仰堅守的精神表達上多了有血有肉的情感描畫正是《麻雀》的成功之道。
如何講好故事,在抓住觀眾的眼球的同時震撼他們的心靈,是《麻雀》的課題,也是所有中國電視劇從業者的課題。主旋律不是說教,更不是填鴨式的灌輸,類如《麻雀》通過精彩作品來把正能量導入,潛移默化的影響才是正劇應有的力量與社會責任感。對于《麻雀》的熱播,周之光感嘆“與其說是一部好電視劇被觀眾認可;不如說是《麻雀》對主旋律價值觀的闡述,對信仰的表達與人們心中蘊涵著的關于國家,關于民族,關于信仰的情愫產生了共鳴,形成了共振,實現了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