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十幾年,宇文護一直專政,而他的幾次失敗的軍事行動使他聲望大落。最后宇文護被北周第三位皇帝設計誅殺,因此他到死都沒能稱帝,不是不想而是都沒成功。
這是因為北周剛建立那會,朝堂上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宇文泰的親信,對宇文泰很是忠誠,雖然他是宇文泰的侄子,但是宇文泰下面還有好幾個兒子呢,怎么說也輪不到侄子來登皇位,若是真做了皇帝恐怕是會有很多人反對的。
他一步步計劃,為的就是讓自己以后登位變得名正言順,為自己打下基礎,所以他在三年間就殺了三個皇帝,不過最后他的奸計并沒有得逞,后來被宇文邕所殺,他想稱帝的愿望也就無法實現了。
建德元年(572年),宇文邕決心鏟除宇文護。宇文護從同州返回長安,宇文邕便與他一同來見太后,宇文邕一邊走,一邊對宇文護說:“太后年事已高,但是頗好飲酒。雖然我們屢次勸諫,但太后都未曾采納。如今兄長入朝,請前去勸諫太后。”
說著,又從懷中掏出一篇《酒誥》交給宇文護,讓他以此勸說太后。宇文護進到太后居處,果然聽從宇文邕所言,對太后讀起了《酒誥》。他正讀著,宇文邕舉起玉珽在他腦袋上猛地一擊。
宇文護跌倒在地,宇文邕忙令宦官何泉用刀砍殺宇文護,何泉心慌手顫,連砍幾刀都沒有擊中要害。這時,躲在一旁的宇文邕同母弟衛公宇文直跑了出來,幫忙殺死了宇文護。
再看宇文邕。周武帝是智慧之人,他的不平凡在于,他也想結束宇文護專權,但他懂得慢慢來。分兩步走:
一是韜光養晦,任由他專權,麻痹他。宇文護是哥呀,國家首輔,因此所有官方文書不能真呼其名,這是給大臣最大榮耀。每次與周武帝相見,周武帝主動站起來說話。他還自己說,宮里是家人活動的地方,我見大哥說話,應該嘛。
討好他還不算,還討好其家人,宇文護母親做了北齊俘虜,三十五年,好不容易放了回來,宇文護想補償,被周武帝看在眼里,他非常恭敬,對這個老伯母,比對自己母親還親。宇文護就慢慢放心了。宇文邕一共忍了十二年。堪稱“忍者神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