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到那時家家戶戶都會用最好的食物來招待客人,但由于各地習俗不同,每家的年夜飯也有所差異,也會出現幾道必備的菜肴,春節吃什么傳統食物有哪些意義?除夕過年必備年夜飯推薦?
一、餃子
餃子是春節時期的傳統食物,對于北方人來說,春節食物怎能少了餃子呢,餃子不僅吃起來美味,寓意也很深刻,它有著“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所以在過年時吃餃子就寓意著新的一年能走財運。而且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的聯系,比如說韭菜餡的餃子有著久財的意思,白菜餡餃子有著百財的意思,香菇餡的餃子有著鼓財的意思,酸菜餡的餃子有著算財的意思等等,所以說水餃是春節期間少不了的美食。
二、雞
春節期間雞肉是不能少的一道美食,雞和吉同音,吃雞肉寓意著百事大吉,而且吃雞肉也很講究,雞翅給年輕的人吃,有著大展宏圖的意思,雞腿給長輩吃,有一家的頂梁柱意思。在過年期間我們吃的食物熱量比較高,所以很多地區的人都會在烹飪后將雞肉去皮,來減少脂肪的攝入,也能保證雞肉的鮮美。
三、魚
年年有余(魚)是中國比較傳統的說法,所以在春節這個吉祥的日子里,魚肉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不少家庭為了吃出連年有余的好兆頭,會在除夕夜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這樣就是連年有余了。不過呢,我們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在除夕夜吃魚尾,大年初一吃魚頭,這樣也是連年有余,有頭有尾。
四、年糕
春節吃什么傳統食品,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一些寓意吉祥的,比如年糕。全國各地幾乎都用江米面和黍子黏面做成黏糕(也叫年糕),寓意“年年高”。春節吃的食物大部分是節前準備好的,北方人大多吃饅頭。南方是頭幾天淘米,名叫萬年糧米,意思是年年有余糧。年糕也是漢族過新年的必備食物。做年糕的谷物有多種,各地作法不盡相同。其中以江南的水磨黏糕最為著名。北方則吃白糕或黃米黏糕,西南少數民族習慣吃糯米粑粑。
五、元宵
正月十五北方吃元宵,南方吃湯圓。元宵在宋代時就很流行,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通常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原料為餡,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團圓圓、生活美滿之意。
六、年夜飯
年夜飯要吃得愈慢愈好,每樣菜都要吃一口。有幾道菜肴,因含有吉祥意味,在年夜飯中是不可少的,如:[長年菜](芥菜)要一根一根從頭吃到尾,年首才能長長久久;[菜頭]表示好彩頭;[全雞]象征全家福([雞]與[家]諧音);吃[蚶]與[胖]諧音,取其發福之意;吃魚丸、蝦丸、肉丸,乃指[三元及第]之意(即狀元、會元、解元)。餐桌上唯有魚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