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傳統節日趕坡會介紹
廣西、云南、貴州三省交界地區苗族民間傳統紀慶交游節日,在每年農歷正月上旬。“趕坡”,又稱“跳坡”。
節日活動通常是選擇村寨附近的一塊寬敞的山坡為場地。“趕坡”盛會最具代表性的活動是爬桿比賽。坡場中央樹立幾棵光滑的木桿,桿頂上懸掛一葫蘆酒和一塊臘肉。比賽開始后,鑼鼓、蘆笙等樂器一齊奏響,身著新麗鮮艷民族服裝的青年男女,圍繞滑桿、載歌載舞。由于木桿十分光滑,爬桿的小伙子盡管非常努力,也經常有中途失手掉下來的。爬桿比的是速度,獲勝者方可嘗喝桿頂葫蘆里的酒及收下那塊臘肉作獎品。爬桿結束后,進行男女對歌。苗家對歌形式有多種,可以單唱,也可以合唱,你來我往,即興編詞,活潑機智。青年男女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大膽試探,向中意者傾訴衷情,尋找稱心如意的情侶。老年人則湊到一起,斗斗鳥,飲酒聊天,消閑解悶。
關于節日的來歷,篩家民間傳說,古時候有一對善良勤勞的夫妻,婚后多年沒有生育兒女,因而生活十分寂寞。一年春節過后,夫妻倆準備了大量水酒、菜肴、糯米杷粑,邀請許多青年男女到山坡上唱歌跳舞,玩耍聚會。為了增加氣氛,他們還在坡上樹立起—·根木桿,讓小伙子進行比賽。青年們玩得非常盡興,老夫妻倆電過得十分愉快。此后,“趕坡”逐漸發展演變成苗家的傳統節日活動。
大苗山“趕坡會”歡樂多 ①坡會踩堂,風雨無阻。
②登臺展示才藝的坡花。
③拉鼓。
從正月初三到十七,融水苗族自治縣苗族同胞都會在田野間或山坡上開展集體娛樂——趕坡會。無論是陽光明媚還是春雨淅瀝,各村寨的男女老幼都會舉家出游,到周邊傳統的坡會地點趕坡。拉鼓、斗馬、斗鳥、賽蘆笙舞、坡花選美……人們在盡情歡樂中感受春天的氣息。2006年融水坡會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游客品味融水全域旅游的一場歡樂盛宴。記者諶貽照/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