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位于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
什剎海,是北京市歷史文化旅游風景區、北京市歷史文化保護區。位于市中心城區西城區,毗鄰北京城中軸線。水域面積33.6萬平方米,與中南海水域一脈相連,是北京內城唯一一處具有開闊水面的開放型景區,也是北京城內面積最大、風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歷史街區,在北京城規劃建設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在2000年批準的北京25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中,什剎海地區面積是最大的。
延伸》》頤和園特色景點看點介紹 》》北京故宮景點介紹 門票信息及交通攻略
什剎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稱積水潭)三個水域及臨近地區,與“前三海”相呼應,俗稱“后三海”。什剎海也寫作“十剎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稱。清代起就成為游樂消夏之所,為燕京勝景之一。什剎海景區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設發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園、宋慶齡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紀念館、鐘鼓樓、德勝門箭樓、廣化寺、匯通祠、會賢堂。
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則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來贊美什剎海的神韻。什剎海景區風光秀麗,被譽為“北方的水鄉”。隨著游客的增多,這里逐漸出現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什剎海特色:
銀錠橋
銀錠橋是位于后海與前海之間,煙袋斜街南端的南北向的單孔石拱橋,因形似銀錠而得名。天氣好的時候,站在銀錠橋上可以觀賞到西山的美景。1910年,汪精衛曾在此謀刺攝政王載灃。
坐搖櫓船
什剎海的搖櫓船是仿照“清明上河圖”中的船形打造的,古色古香。尤其是夏日的夜晚,在兩岸霓虹燈的映照下,游客從碼頭上船,船首燃起古老的馬燈,船頭端坐著漂亮的琴師,指間流淌出輕柔動聽的絲竹樂曲,船工號子聲古樸悠揚和民樂演奏遙相呼應。船影、人影、燈影,琴聲、笑聲、歌聲,雖身處什剎海,卻彷佛置身于"漿聲燈影中的秦淮河"。櫓船穿過北京著名的古老景觀"銀錠橋",游客啜飲品茗,兩岸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民俗生活景象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