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提問:為什么綠豆湯煮出來有紅有綠還有黑呢?有人發現,用冷水煮綠豆湯,煮軟之后是紅色的湯;用熱水煮綠豆湯,煮沸之后三五分鐘把湯盛出來,湯是澄清而碧綠的。如果在湯里面加入蜂蜜,湯色會變暗發烏;用鐵鍋來煮綠豆湯,也會發生類似的事情;在煮湯的時候放大量蜂蜜,豆子就不容易煮軟……這都是為什么呢?不同顏色的綠豆湯營養價值是否有變化?讓我們來一一解答。
綠豆湯為什么會變紅?
其實,我從小見到的綠豆湯,都是要變色的。剛把綠豆扔進沸水鍋中,蓋上蓋子,煮幾分鐘,煮出來的是碧綠的綠豆清湯,豆子卻還是完整的,一點也沒有破。媽媽告訴我,這種湯特別解暑,要趕緊喝,不然放久了就會變色,效果也會打折扣。
果然,喝掉這碗綠豆湯,再打開鍋蓋一看,綠豆湯顏色已經沒有那么綠了。把它們盛出來之后,顏色更是越來越深,從綠變黃,從黃變橙,從橙變紅。在老北京餐館里,夏天都給免費的綠豆湯喝,也都是紅色的。煮綠豆粥的時候,也有類似的現象。
其實,變紅的原理很簡單,是綠豆湯中從綠豆表皮部分溶出的酚類物質在空氣中氧氣作用下發生氧化聚合的結果。所以,開蓋煮綠豆粥容易變色,用壓力鍋煮綠豆粥就不容易變色。
由于綠豆的防暑活性成分可能主要以多酚類抗氧化物質為主,保持它們的活性,對于綠豆的防暑功效十分重要。
不同顏色的綠豆湯 營養有什么變化?
綠色和紅色的湯,在健康效果上會有什么差異呢?經過抗氧化性質的測定,發現綠豆湯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顏色關系很大。顏色碧綠的綠豆湯,效果要好得多,變色的綠豆湯就明顯要差一些。
數據分析表明,豆湯顏色和抗氧化活性之間有極顯著相關性。加一點點鹽,加一點點檸檬酸,都有利于提高抗氧化作用,而加堿煮則會大大降低抗氧化作用。
綠豆富含B族維生素,它是綠豆解暑特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彌補出汗時的營養損失。堿會嚴重地破壞多種B族維生素。同時,綠豆中的類黃酮抗氧化成分也會因為加入堿而損失,結構變化,顏色轉為黃色。故而,煮綠豆粥最好不要加堿。如果希望把粥煮得粘一些,可以考慮加入少量燕麥片或糯米來“增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