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臺北11月7日電(記者陳君劉剛)臺灣當局行政管理機構近日擬松綁每月加班時數上限,從46小時放寬至54小時。臺1111人力銀行7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75%的受訪上班族表示將因此受到影響,其中擔心“身心過度負荷”的人有25.7%、認為“每天工時拉長”的占19.1%,還有12.4%擔心“休假日被迫加班”。
臺行政管理機構近日定案的“一例一休”“修法”版本,包括松綁“7休1”、加班核實計算、放寬工時上限等。最新的“上班族加班工時”調查顯示,已經有62%的受訪上班族自評認為目前從事的工作因“工時過長”吃不消;有32.3%的上班族每日工時超過10小時,其中甚至有12%工時長達12小時以上。
臺當局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2016年臺灣勞工全年工時為2034小時,雖較前年有所下降,但仍位居全球前列。目前島內規定的每周工時是40小時,企業落實正常工時及全面周休二日,但從調查結果可見,臺灣上班族的工時狀態仍有改善空間。
調查還發現,臺灣上班族每周平均加班11.4小時,平均到每個工作日要加班2.3小時。有86%的受訪者因為無法忍受超長工時而萌生離職念頭,其中有11%的人已主動辭職以換取更友善的職場環境。
交叉分析發現,媒體出版業在島內的加班時數最長,平均每月加班工時高達64小時;其次是資訊科技業,平均每月加班52小時。不少科技精英選擇激流勇退,在存夠退休金后提早離職。
在臺灣,加班已成為常態。調查顯示,有73%的受訪者每個月都要加班,長期加班對上班族造成“職業倦怠”“身心失衡”“人際交往圈封閉”“職業傷害”“無暇經營感情”等副作用。
調查顯示,即使下班了,仍有67%的上班族還把公事帶回家處理。探究原因,主要包括:“工作量太多做不完”(58.6%)、“下班后老板用通訊軟件交辦”(45.1%),以及“下班前老板突然交代工作”(32.7%)等。
這項網絡調查于10月23日到11月6日進行,收集有效樣本1205份,信心水準95%,誤差值±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