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
李大維證實,盡管美國出面進行了斡旋,但臺灣仍然未獲邀參加ICAO大會。
有評論說,因為卡在“一中原則”,臺灣今年參加ICAO大會的愿望成為泡影,這對蔡英文當局是雙重打擊。其一,臺灣國際生存空間窄化,面臨全面壓縮;其二,蔡當局“聯美抗中”的政策經不起檢驗,將被證明是押錯寶。美國霸權并非無所不能,在參與ICAO大會一事上,美國也幫不了臺灣,這是臺當局不愿見到卻必須面對的現實。
你不愿意承認“九二共識”沒有關系,國際社會“一個中國”的共識就擺在那里。因為國際民航組織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必須執行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也就是說必須要遵守“一中原則”。
有臺媒發現,在ICAO網站每月公布的“航空運輸監測”報告里,近期臺灣標注由最開始的“臺灣臺北”,變成了目前的“中國臺北”。
2013年9月,臺灣首度以理事會主席“特邀貴賓”身份,并使用“中華臺北民航局”名義列席國際民航組織大會。當時ICAO大會主席柯貝解釋說,“因為中國政府建議邀請,我決定以主席貴賓的名義邀請臺灣,所以臺灣代表團才會在這里。”此言清晰點出了臺灣參與國際組織躲不了的“一中”因素。
事實上,在ICAO規章中,并無“特邀貴賓”的身份,正如當時臺“民航局長”沈啟所言,“這是很有創意的做法”,換言之,兩岸基于共同的政治基礎,臺灣才得到這樣的“創意”列席機會。大背景是,2008年馬英九上任,兩岸關系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快速升溫,臺灣受邀在世界衛生大會(WHA)等國際場合亮相。
但這種“創意”能否成為“慣例”,則視乎兩岸的情勢。ICAO新聞聯絡部門主管表示:“ICAO遵循聯合國一個中國政策,雖然上次大會做了特殊安排,但這次沒有類似安排。”如此的不同,民進黨真不懂得因何發生嗎?為何2013年上屆大會可以,這屆不能?是這屆臺灣人民不行,還是這屆當局領導人不行?
馬曉光表示,民進黨需要做的,是反思為什么三年前臺能與會,而現在不能,而不是對大陸橫加指責,誤導民眾。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