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臺灣防務主管部門24日表示,解放軍南部戰區兩批轟-6型轟炸機4架,24日上午經由臺灣南部所謂“防空識別區”外,經巴士海峽后穿越宮古海域再返回原駐地,臺軍全程派遣機艦“監偵”。
據臺灣“中央社”7月24日報道,臺灣防務主管部門指出,解放軍4架轟-6型戰機進行遠海長航訓練活動,經巴士海峽后穿越宮古海域再返回原駐地,但臺軍全程依規定派遣機艦“監偵”掌握應對處理。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24日報道,解放軍20日曾派出10架戰機繞臺,24日又見兩批轟-6轟炸機靠近所謂臺灣“防空識別區”,動作頻頻引發關切。
解放軍在20日一共派出8架轟-6戰機、1架運8電戰機、1架運8情報搜集機,并短暫進入所謂臺灣“防空識別區”,隔日臺灣防務主管部門還公布了臺IDF戰機伴飛的監控畫面,24日又見4架轟-6戰機穿越巴士海峽,臺軍也全程派遣機艦“監偵”。
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22日報道,針對解放軍20日出動10架戰機繞臺,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游梓翔在社交媒體表示,解放軍軍機繞臺成為新常態,兩岸關系的“突飛猛進”,即使在蔡英文族繁不及備載的“功勞簿”里,也足以名列前茅。
報道稱,在臺灣防務部門公布的“伴飛”照片中,大陸的軍機是轟-6,長度接近35米,臺灣的軍機則是IDF,不足15米。游梓翔表示,基于轟炸機與戰斗機的不同,體積差異很大,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小弟在大哥旁“伴飛”。其實大陸很多朋友喜歡對臺灣以“同胞兄弟”相稱,除了在情感上認定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與大陸是一家人外,也經常代表知道自己個頭大,必須給個頭小的臺灣多些包容與提攜。這些年來許多的讓利惠臺措施,都是此種“兩岸一家親,哥哥帶弟弟”思維下的產物。
游梓翔表示,怎知臺灣很多人就是不領情,一家親在他們眼里成了“并吞野心”,讓利在他們眼里成了“以商逼政”。既然是真心換絕情,原本是“哥哥帶頭、弟弟伴飛”,一起賺全世界的錢,現在自然成了“轟六繞臺、IDF伴飛”;原本是“一帶一路,大哥帶路”,臺灣只落到“沒帶沒路,另謀生路”的境地。
臺灣防務部門公布IDF戰機“伴飛”解放軍轟-6照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