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蔡英文風塵仆仆的開啟了她的“英捷專案”拉丁美洲四國訪問之旅,并強調有信心帶領臺灣在世界舞臺找到更多機會。只是大部分島內媒體并不看好,直言“大陸政策位階高于‘外交’政策”,若沒有和平穩定的兩岸關系,再多次的出訪亦難鞏固,更談不上走進世界舞臺。
蔡英文忙著在天上飛,她主導的那些“烽火內政”也忙著在地面上炸開了鍋。年金改革座談會8日在高雄舉行,數千人場外抗議,還有人拿出蔡英文頭像的紙板墓碑,沿路不斷撒冥紙,為臺當局送終,就連許多現場維持治安的警察都無奈表示:“如果不是穿著警察制服,一樣會跟著前輩走上街頭。”
而年金改革還只是蔡當局最近被抗爭的政策之一,其它還有“同志婚姻合法化修法”、“勞工一例一休”、“清算國民黨產”……上臺7個月的蔡當局廣開“戰場”,“內政”、兩岸、“外交”皆燃起“烽火”,再加上那些不省心的下屬們,難怪會被媒體形容為“雞飛狗跳早已一片混亂”。先有“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表示他不是國民黨的殺手、而是一心為了國民黨的未來和黨工的權益著想;后有“一例一休”政策引發萬物齊漲,百姓日子難過,“行政院長”卻氣定神閑的說:漲價是必然的;接著就是是著名的“指鹿為馬之春聯事件”,蔡辦發言人黃重諺說:“自自由由”與“自自冉冉”都對,因此25萬份春聯照發、不會重印……
原本說好的新年新氣象,但臺灣的藍綠兩派卻依然還在圍繞著“老問題”兜兜轉轉。除了“不夠團結”或“太過團結”,國民黨與民進黨難以搞定的問題,還有很多。
中國國民黨的黨主席之爭被稱為“正藍”與“本土派”對抗的延續,洪秀柱與“本土派”最大的分歧在于,前者認為黨應該在兩岸關系的道路上加大腳步,后者則認為應該效法民進黨走中間路線。這個難題與“團結”一樣令人撓頭。只是有一點兩岸民眾沒有忘記:國民黨的名字前面還有“中國”兩字,對于兩岸關系的前途,負有天然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