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臺辦日前已經明確表示,兩岸官方交流聯系機制已停擺,對于臺灣經濟恐帶來影響。現實中,“黑色六月”的預警已經讓臺灣旅游業者遭遇“斷崖式”的業績滑落。就連臺灣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日前都表示,“兩岸關系不能冷凍超過三個月,如果超過就很難恢復。”
蔡英文“獨”孤求敗
豬肉在零下18度的低溫也會發霉,冷凍三個月,你說兩岸關系會怎么樣?
有句老話叫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眼瞅著2016年已過去大半,每一個“冰凝城下”的時間節點,還都讓人歷歷在目……
從對臺灣電信詐騙犯發動“搶人”大戰,到祭出“安全大法”拒馬英九赴港;從推出“新南向政策”牽制臺商西進,到宣布對“太陽花學運”撤告;從撤回“課綱微調”,到擱置“兩岸監督條例”……從溫暖如斯到逐步“失溫”,再因為對岸領導人的一意孤行、任性地“被放進冰箱徹底冷凍”,兩岸關系為什么遭遇“嚴酷”的現實,可見一斑。
而蔡英文上任后首度出訪的“英翔專案”,更是耐人尋味的觀察點——
雖然她在這趟即將接近尾聲的行程中刻意表現出“小心謹慎”,欲彰顯其“踏實和善意”,但放大檢視,卻發現個中細節仍然“充滿城府和心機”——“主次顛倒”的簽名手法正暴露其“向獨”野心,而“站在世界中心”呼喚來的不是被認可的“尊重和地位感”,反而是對其裁切合影照片、師心自用的嘲諷。
對于這些雕蟲小技,我們看過了,笑笑也就罷了。我們明白更應關注的是蔡英文在這種國際場合的言行。也就是說,她具體干了什么事,發出了什么樣的聲音。
當地時間6月30日,蔡英文出訪返臺抵達洛杉磯,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接機。
好巧不巧,美國媒體在這個時機點發布了“美國在臺協會”(AIT)主席薄瑞光的專訪。
薄瑞光在專訪中稱:已故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沒說過“九二共識”,曾說過“九二諒解”。他認為用“九二諒解”還是“九二共識”哪個說法,是兩岸必須解決的問題。對此,蔡英文附和稱,“這是他的觀察,我如果記憶力還好沒錯的話,我記得我在做陸委會主委時,他那時是“美國在臺協會”處長,同樣說法他就說過了,但是對我說。”
兩岸溝通現階段停擺,蔡英文卻一邊說著“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薄瑞光跟她說過沒有“九二共識”,一邊又喊話說“她在兩岸關系方面已展現最大誠意和彈性,即使當前雙方的正式協商渠道暫時被中斷,但仍存在溝通與對話的其他選項”,試問諸君,你們看到她的誠意了嗎?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
而對于備受外界關注,卻遲遲未能出爐的海基會董事長人選,有消息傳出是臺立法機構前負責人王金平或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出任,對此蔡英文的表示是,“這個問題還沒進入處理的程度”,等時機成熟就會來處理。顯而易見,這又是一個白馬非馬、自失邏輯的回答,選擇接不接球的人明明是你,鋪排時機的權力不也正在你手中嗎?
美國向來在“一個中國”政策上采兩面手法,一些言論冒頭,顯示美國正在強化“美臺關系”,而蔡英文千萬不要以為有美國撐腰的“痕跡”在,就可以當“九二共識”是耳邊風,吹吹就算了。
邱進益
前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
如果蔡有誠意改善,要找一個過去曾參與92年談判、可以充分說明92年歷史的人,而這人大陸也信得過,和大陸打過交道,大陸認為這個人講話有其權威性,這個人也要有溝通能力,不能只有象征性。蔡英文最好能藉著此人,和大陸建立新的“一六共識”,新共識內涵是什么,雙方面可以來談一談,但不能背離“九二共識”精神。
正所謂“解套”的方法不是沒有,關鍵還要看有無真心實意。時不我待、逾時不候,“補答”機會正越來越少,而下一個重要的觀察指標,正是7月17日的民進黨黨代表大會。如果再錯失良機,兩岸的“冷凍”恐怕要深入骨髓,成為不可逆傷害——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上校
日前,民進黨內的郭正亮、吳子嘉等人以“授權提案”的方式,要求以“兩岸維持現狀”為基礎制訂新黨綱。小編以為,在兩岸關系進入“停擺”期的當下,如何處理此次的“凍獨”案,其實也正是檢驗蔡英文意志、檢驗其是否真想推動兩岸關系發展的試金石。以“冷凍”換“解凍”,真正抱誠守真、接受“九二共識”,相信兩岸才有機會再迎來春暖花開……
(來源: 海峽新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