迭戈-科斯塔這樣的外援以后將會絕跡了
5月24日深夜,中國足協拋出兩份重磅通知——《關于調整中超、中甲聯賽U23球員出場政策的通知》和《關于限制高價引援的通知》,前者2018賽季開始執行,后者2017夏季注冊轉會期起執行。這兩條新規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各界強烈反響。
中超難保體育第一IP
外界的爭議大多源于兩份通知的核心內容。“U23”規定:各俱樂部每場比賽累計出場的U23隊員必須與整場比賽累計出場的外籍球員人數一致。“限制高價引援”規定:“對處于虧損狀態的俱樂部征收引援調節費用。對于有關俱樂部通過轉會引入球員的資金支出,將收取與引援支出等額的費用,該項費用全額納入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用于青少年球員的培養、社會足球普及和足球公益活動。”
兩條新規,說白了就是限制外援。近幾年,中超俱樂部高價引入外援,中超球隊在亞冠成績不俗,但外援加盟對于中國足球的改變并不大。客觀來講,兩條新政有益培養本土球員。
但是,足協這兩記重拳,對中超是一種莫大的傷害。前國腳張耀坤表示,珍惜吧,馬上就要變成U23聯賽了。央視評論員賀煒質問道:新政策下,很多球員是不是24歲可以退役了?
對于中超價值的最大肯定來自于2015年9月25日,體奧動力以80億元拿下中超5年全媒體版權。這樣的肯定是建立在拉米雷斯、馬丁內斯、特謝拉等重磅球星的加盟基礎之上。
如果沒了高價外援,中超還值5年80億嗎?中國體育第一IP的寶座很難保住。
不如建立高水準青年聯賽
其實,足協出臺的新規并沒有抓住問題要害。中超各隊之所以不愿使用年輕球員,是因為聯賽整體競技水準已達到一定高度,U23的水平無法匹配這等強度的比賽,原因其實出現在沒有完善的青訓體系,這和高價引入外援沒有本質聯系。
著名足球評論員肖良志認為,足協希望在短期內提升年輕球員的水平無可厚非。但是足球發展有自身規律,不能完全打破這個規律。相比一味指望通過聯賽來提高國內年輕球員的水平,不如把更多精力投入到青訓體系建設之中,從根本上提升優秀球員的輸出能力,揠苗助長地指望聯賽進行培育,顯然只能治標不治本。
信報記者張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