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獅市“120”急救指揮中心的電腦系統上,一條來自聽障人士的呼救信息緊急彈出,調度員迅速鎖定定位,調派最近的救護車前往,并與求救人員通過文字界面展開對話。
這一“無聲呼救”場景的實現,來自石獅市成功打造的無障礙呼救系統。更令人振奮的是,如今這項惠及全市835名聽障人士的“生命工程”,已成為福建省三級急救體系建設的模板,讓16.6萬名特殊群體告別“呼救困境”。
石獅市“120”急救指揮中心調度日常
“無聲呼救” 誰人知?
發生急癥或意外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告知接線人員事件發生地點、主要癥狀等關鍵信息,是啟動急救流程的第一步。但對聽力、言語障礙人士而言,這個看似簡單的溝通動作,卻曾經是橫亙在他們與生命救援之間的阻礙。
聽障人士通過平臺 發起文字呼救
“‘120’呼救并未惠及所有群體。”2024年6月,石獅市衛生健康局在推進“改善就醫感受,提升患者體驗”主題活動中,與石獅市檢察院共同關注并推動解決群眾就醫堵點——“120”急救調度系統僅能接收電話呼救,不具備文字信息報送和文字呼救功能,聽障群體在緊急情況下難以自主呼救,生命健康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當普通人用聲音叩開急救之門時,聽障群體卻被困在無聲的世界里。“急救服務不能存在任何群體性缺失!”石獅市衛生健康局快速成立專項工作組,指導督促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探尋解決方案。
破解民生痛點的 “石獅速度”
開發新系統,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成本都非常高昂。石獅市“120”急救指揮中心決定另辟蹊徑,聯合石獅市總醫院信息科對原有急救系統進行功能拓展。僅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聽障群體的“生命熱線”就成功接通。
系統彈出聽障人士的呼救信息
2024年7月,“石獅120急救”手機小程序中“聽障人士呼救”平臺正式上線,具備一鍵定位、文字輸入病癥、實時推送求救信息等功能。借助這個平臺,聽障人士可向急救指揮中心發送文字求救,小程序會將呼救文字、呼救人位置等相關急救關鍵信息一鍵推送至接警受理系統,調度員根據相關信息及時調派急救車出診,平臺同時會將派車信息以短信方式推送至聽障人士手機,實現急救指揮中心與聽障求救者的雙向溝通。
“聽障人士呼救”平臺的上線,是對“120”傳統電話呼救方式的補充,切實解決了全市835名聽障人士的急難愁盼。求救者在緊急情況下有效傳遞信息,能讓急救更及時、施救更高效。
“操作就像發微信一樣簡單。”急救指揮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聽障求救者進入與接線員的對話界面,既可以文字交流,也可以發送圖片,確認好地址后,原地等待救護車即可,其間有任何需求還可以再次發起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平臺功能之前,聽障人士可以先行在小程序個人檔案界面完善信息,方便緊急時刻快速呼救。為確保平臺發揮實效,急救指揮中心還聯合市殘聯開展網格化培訓,組織村居網格員“一對一”指導聽障人士熟練操作,讓數字技術溫暖落地。
各界人士到急救指揮中心體驗文字呼救功能
從“地方破冰” 到“全省推廣”
從關注聽力、言語障礙人士“120”呼救堵點開始,到完成覆蓋全市的“生命工程”,石獅市無障礙呼救系統的創新實踐,不僅破解了聽障群體的急救難題,更探索出一條高效、低成本的公共服務優化路徑。
石獅市的問題解決了,那么全省呢?還有多少地區存在聽力、言語障礙人士無法通過“120”急救系統自主呼救的情況?
急救指揮中心負責人為殘疾人聯絡員進行無障礙急救系統宣講
據統計,全省持證殘疾人有91.6萬人,其中聽力、言語障礙群體有16.6萬人。面對全省71個急救中心的差異化情況,要建立全省統一的“120”醫療急救無障礙呼叫系統,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小。
“石獅模式”經過技術論證后,被確認為既可行又高效,大幅降低改造成本和時間,并獲得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認可與推廣。即在各地原有醫療急救系統端口接入“一鍵呼救”微信小程序,就像搭積木一樣,在原有系統上增加文字呼救模塊,這樣一來,患者在原有的熟悉端口就能迅速找到無障礙呼救入口。
截至2025年2月,福建省71個急救中心已全面開通無障礙呼救功能,其中33個急救中心可通過“120”調度指揮系統受理患者借助微信小程序發送的報警信息;38個急救中心可通過“120”電話移動終端受理患者借助手機短信發送的報警信息。福建成為在全國率先實現省、市、縣三級急救中心無障礙呼救功能全覆蓋的省份。
?。ㄓ浾?黃翠林 通訊員 蔡聰勃 蔡芳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爭春時 趕訂單2025-02-13
挖掘泉州的鄉村之美、名橋之美、名山之美、飲食之美,讓時代記憶在城市更新中重煥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