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傾銷假冒偽劣產品的‘當然’之地。市場監管部門認真處理我的投訴,加大對假冒偽劣商品打擊力度,我對處理結果挺滿意的,謝謝你們!”近日,在消費糾紛回訪中,消費者吳女士在電話中向石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石獅市誠信促進會表示投訴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原來,吳女士因通過網絡購買了一件羽絨服,商家宣稱羽絨服內膽所使用的是加拿大鵝毛,但吳女士收到后發現貨不對板,因此積極維權。獲悉此事后,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到該商家登記的住所檢查并電話聯系,均找不到該商家。對此,市場監管部門立即把其列入異常名錄,并把該商家非法行為抄告給平臺。
記者從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在互聯網飛速發展的今天,網購各色物品、線上下單外賣等網絡消費,早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隨著網絡消費主流化,網絡消費糾紛也隨之增多。為營造依法經營、健康文明、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網絡交易市場環境,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我市網絡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一直以來,我市有關部門積極行動,讓消費無憂。
石獅市誠信促進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網絡消費時常會出現虛假宣傳、產品質量把關不嚴、售后服務不到位、物流配送有問題、售后維權困難等問題。針對這些情況,有關執法部門都會擺事實、說法規、述人情,促使雙方達成協議,為這些糾紛畫上句號。比如陳女士通過網絡購買一雙拖鞋,商家遲遲不發貨,后又稱沒有貨,網頁卻一直沒有更改。市場監管部門立即責令商家下架該網頁,鑒于當事人違法行為輕微,并已及時主動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不予行政處罰。責令商家退款給消費者。再如蔡先生通過網絡購買一件衣服,覺得不滿意退貨了,但是商家堅持不退款。接到投訴后,市場監管部門立即責令該商家予以退款。
諸如此類的投訴還有許多。石獅市誠信促進會有關負責人也提醒消費者要擦亮雙眼,學會自我保護及規避風險。一是不可輕信廣告;二是購物前可以搜集有關信息;三是貨比三家,多比較;四是選購商品時一定要認真仔細閱讀說明書,注意商品有無品名、廠名、廠址、規格、型號、生產批號、出廠日期、檢驗合格證標記等等;五是選購商品時要仔細挑選;六是購物一定要索取購物票據;七是向商家進行索賠要在國家規定的“三包”期內,并要憑發票、保修單等憑證;八是購物遇到糾紛時要冷靜對待,糾紛協商不成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
記者獲悉,該月,石獅市發展和改革局、石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石獅市誠信促進會和石獅市私營企業協會也聯合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活動,大力引導企業誠信經營、守法經營。同時,也發出倡議書,倡導全市廣大經營者要自覺遵守各項法律法規,堅持守法經營,做到公平競爭,自覺抵制假冒偽劣產品,并明碼實價,不價格欺詐。接下來,石獅市誠信促進會還將通過多項舉措,營造安全誠信的消費環境。
(記者 莊玲娥 通訊員 王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