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15日為“世界慢阻肺日”,主題為“肺系生命,刻不容緩”,旨在強調早期肺部健康、早期診斷和早期干預的重要性。保持肺部健康是生命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市倡導群眾主動踐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據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成年人常見的一種慢性肺部疾病。我國最新的調查顯示,40歲以上慢阻肺病的患病率為13.7%,相當于每8個人中就有一個慢阻肺患者。
石獅市總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蔡茂勝指出,慢阻肺是由于長期的氣管炎癥引起呼氣時氣道的阻塞狹窄,導致呼吸不通暢,吸氣后肺正常膨脹,呼氣時因為氣道出現阻塞,氣體難以正常排出來,從而導致病人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和慢性咳嗽、咳痰。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般都是中重度的慢阻肺了,其早期幾乎沒有癥狀。”蔡茂勝指出,慢阻肺的主要原因是吸煙、廚房油煙、空氣污染,大家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呼吸系統。
蔡茂勝建議,如果有了慢阻肺,首先就是要戒煙,并進行藥物治療,做一些康復鍛煉、有氧運動:慢跑、游泳、八段錦、太極拳等,如果是嚴重到明顯影響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有可能就需要做無創呼吸機輔助通氣。
如果有抽煙或長期吸二手煙的群眾,建議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檢查,早期發現疾病,早期進行治療。目前石獅市總醫院各個基層分院均有開展慢阻肺的早期篩查工作,有需要的可前往咨詢。且石獅市總醫院每周一下午開設有戒煙門診,可助欲戒煙的市民一臂之力,早日戒煙成功。
(記者 謝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