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衛生,是城市發展的“軟實力”,也是城市文明創建的“硬指標”,就環境衛生管理而言,有著車多、設施多、人多、面廣、事項多等眾多管理難題。石獅創新管理模式,從去年4月正式實施環衛一體化PPP項目,打造智慧環衛,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全面實現對環衛作業效果、環衛作業車輛、環衛設施的監管及對衛生環境保潔質量的監控考評,形成“大環衛、全過程、全覆蓋”的管理機制,提高環衛作業效率,助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監管智能化
環衛流程“一屏掌控”
8月21日9時48分,在石獅龍馬環衛公司“易+云”智慧環衛系統大屏幕上顯示出一條事件信息,市政公用事業處督查員林偉煌發現寶蓋龍穴村恒大首府附近一處垃圾桶周邊有垃圾散落,督查員利用手持終端拍照定位上傳至智慧環衛系統,負責該片區的環衛網格員高永平手持終端收到信息后響起一陣鬧鈴,馬上安排保潔人員前往定位地點清理散落的垃圾,恢復垃圾桶周邊環境干凈整潔,隨后高永平將整改后的現場拍照上傳至智慧環衛系統,等待考評員對作業效果進行審核,整個事件處理費時6分19秒,遠遠低于規定時限。
這是環衛督查員、網格員、保潔員等利用智慧環衛系統快速處理日常環衛工作的一幕,整個作業過程、保潔質量一目了然。
“對應智慧環衛系統,相關作業人員都配有一臺手持終端,可在終端查看對應的作業范圍、待處理事件,里面還涵蓋了不同作業設備的工作范圍,若工作人員在作業時發現問題,還可以用手持終端拍照上傳,通過音頻通訊溝通,指揮相關人員第一時間抵達現場進行處置。”石獅龍馬環衛公司副總經理易先祿告訴記者,“利用‘智慧環衛’系統,還能查看垃圾收集、車輛行走路線、行駛速度、單車油耗的實時監控等所有信息,實現環衛作業‘一屏掌控’,有效的科學管理和快速便捷的操作系統,節約了城市管理成本,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
智慧環衛系統包括人員管理、車輛管理、設施設備管理、事件管理以及數據中心管理五大子系統,對生產人員、車輛、公廁、中轉站定位及攝像監控進行網格化管理,實現對人員分布情況、出勤狀態、車輛排班、作業軌跡以及中轉站衛生、垃圾處理、設備操作的全面監管,提升管理效能,提高作業效率。“智慧環衛改變了以往環衛工作監管難、效率慢的窘境,通過將互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分析、云端計算等網絡和通訊高科技手段相結合,實現了環衛工作數字化的完美轉變,讓環衛工作迎來了智能化精細化科技化的創新管理新格局。”市政公用事業處主任李志偉表示。
考評全覆蓋
城市管理更精細
我市對環衛PPP項目實行市鎮村三級智能考評長效考核機制,以市、鎮、村三級考評隊伍為主,創城督查考評員、數字城管信息采集員、市民志愿巡訪團、媒體暗訪團隊伍為輔,實行分級聯動、全覆蓋考評,考評成績按照市、鎮、村2:5:3的比例匯總;簡化考評流程,通過智慧環衛系統自動派單給網格保潔員,網格保潔員處理后拍照上傳辦結,未在規定時限內辦結系統自動扣分,對辦結結果不滿意考評員也可退件扣分;考評兼顧發生率與整改率,轉運滴灑漏、交通違規等一經發生立即扣分,清掃不到位、清運不及時等以整改率為主,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整改不予扣分。
環衛PPP項目落地,使政府從“裁判員”和“運動員”雙角色,立即強化為專職“裁判員”,項目弱化對保潔人員及設備供應的量化考核,以智慧環衛系統考評得分為主,泉州市考評成績為輔,服務費與考評結果階梯式掛鉤,考評分數越低,扣款比例越重,倒逼項目公司提高運營成效,環衛工作更精更細。
一年多來,石獅龍馬環衛陸續投入2300余萬元,新增路面洗掃車、壓縮車、轉運車等大型車輛21部,自卸清運車、電動快保車等小型車輛170部,更換垃圾收集容器4000多個,改造、更新三個中轉站。目前,全市垃圾清運量達到800多噸/日,城市環境衛生進一步得到改善,今年來石獅市在泉州環衛考評中名列前茅。
?。ㄓ浾吆樵姽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