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危害社會,甚至導致家破人亡。昨日,記者獲悉,近年來石獅法院充分發揮審判職能作用,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取得一定的成效。據數據顯示,三年來,該院共審結涉毒案件475件,涉案人數652人。其中,販賣毒品案件379件545人,非法持有毒品案件8件8人,容留他人吸毒案件66件76人。
為嚴懲打擊涉毒犯罪,石獅法院不僅重刑嚴懲涉毒犯罪分子,還制定了泉州法院系統首個《容留他人吸毒案件量刑評議表》,對娛樂場所容留吸毒犯罪從重處罰。
販賣毒品判刑15年
被告人涂某,今年36歲,湖南省芷江人。據檢察機關指控,2013年六七月的一天,涂某攜帶1000克毒品氯胺酮(俗稱“K粉”)到何某、鄭某(均已判刑)共同租住處,以人民幣17000元的價格販賣給何某、鄭某;后涂某又一次攜帶100克毒品甲基苯丙胺(冰毒),以人民幣8000元的價格賣給何某、鄭某。公訴機關認為,涂某故意販賣毒品的行為已構成販賣毒品罪。
日前,經石獅法院審理查明,涂某的行為已構成販賣毒品罪,公訴機關指控的罪名成立,依法判處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并沒收財產人民幣五萬元。
新型毒品犯罪持續上升
據了解,三年來,石獅法院受理涉毒案件和人數上升勢頭迅猛。2012年,該院共審理涉毒案件92件,占刑事案件的8.11%(扣除危險駕駛,下同);2013年共審理涉毒案件177件,占刑事案件的13.82%;2014年共審理涉毒案件111件,占刑事案件的10.46%;2015年1-11月共審理涉毒案件216件,占刑事案件的19.13%。
與此同時,甲基苯丙胺與新類型毒品犯罪案件持續上升。其中,氯胺酮、搖頭丸、“奶茶”(MDMA粉末)、“神仙水”(MDMA液體)等其他新型合成毒品案件占的比重大。此外,毒品犯罪數量呈“沙漏型”雙向增長。涉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在50克以上不斷攀升,受零包毒品販賣多發的影響,涉案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在7克以下比例較多。
多舉措嚴懲涉毒犯罪
面對居高不下的涉毒案件,石獅法院審判此類案件時,堅持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充分運用刑罰手段,依法從嚴懲治涉毒犯罪,有力遏制毒品犯罪的蔓延趨勢。三年來,共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以上的重刑人數達164人(其中,判有期徒刑十年以上及十五年的各達12人),重刑率為25.15%,遠高于其他普通犯罪。同時,該院嚴格控制涉毒案件緩刑的適用,目前,僅1件未成年人及1件孕婦涉毒案件依法宣告緩刑。
此外,石獅法院還針對我市容留他人吸毒案件急劇上升的勢頭,制定了泉州法院系統首個《容留他人吸毒案件量刑評議表》,規范此類案件的量刑標準。特別針對我市娛樂場所容留吸毒狀況突出的特點,規定在娛樂場所容留吸毒要從重處罰,最高可加刑30%。如無法從輕、減輕情節,此類案件宣告刑一般不低于有期徒刑六個月、罰金不少于二千元,起到很好的震懾作用。(記者鄭秋玉通訊員程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