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3點,石獅國際輕紡城一樓接待中心匯集了來自伊朗、斯洛伐克、馬來西亞、韓國及泰國的展商,海絲海博會貿易洽談對接會就在此時進行。會場上,一群穿著銀光綠馬甲的年輕女孩子們分別站立在展商們兩側,面帶微笑。她們時不時與外國友人交流,噓寒問暖。記者了解到,原來這群女孩子是志愿者,到會場當翻譯來了。
“我們是泉州師范學院的學生,海博會期間都在展館當志愿者。”該學院的黃雅君是這次的帶隊老師,她介紹到,學院總共有36名學生過來當志愿者,這三天的工作主要是展館引導、展商翻譯等。
會前,展館里里外外都有志愿者們忙碌的身影。“您好,請問韓國展館在哪兒?”“請問今年的服裝秀場在哪兒?”……甚至是詢問衛生間在哪兒,志愿者們均面帶微笑,耐心地將客人帶到目的地,“您好!請跟我來,我帶您去展館那邊。”一位志愿者正在給一位客人指路,“請問還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嗎?”每次幫了忙之后,志愿者們還不忘再問一句。
展館引導工作做好后,志愿者們還需要充當展商翻譯工作人員。這不,該學院的劉同學為斯洛伐克展商和泉州一家本土企業當起了翻譯。“幫我問下他們的公司主要生產什么產品?有沒有帶樣品?”一家本土企業的負責人向小劉表達了自己的意思。只見小劉若有所思,停頓了十幾秒后,立即轉向一旁的外商,用英語表達了這位負責人的需求,外商則拿出自己的樣品給本地企業負責人。就這樣,該同學在中英文之間流利切換,差不多十分鐘,兩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這個工作對于我們來說很正常,每年的海博會,一些大型展會,只要有需要我們就會派志愿者過來。”黃老師表示。據悉,參與本次海博會志愿者工作的還有石獅市青年志愿者分會的數百名志愿者工作人員,他們有來自石獅各高校的學生,也有不少社會人士。
“這么多志愿者工作起來有條不紊,是因為他們背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石獅市青年志愿者協會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在海博會來臨之前,所有的志愿者都經過幾天的禮儀、專業工作培訓,這都是需要志愿者們無私地貢獻自己的精力和時間。(記者 高榮芳 顏華杰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