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運即將開始,許多網友喜歡在微信朋友圈內曬動車票、飛機票、登機牌等信息。然而,您可能還不知道,這樣做存在很大的風險。據本報報道,泉州網警近日提醒,這些行為會透露你特定時間所處的特定位置,有被人利用高科技竊取個人信息的可能。警方還提醒,包括“曬娃”在內的許多行為都會泄露個人信息,如果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都有可能危害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警方的提醒十分及時,也給熱衷于曬各種“私密”的網友們敲響了警鐘。
信息時代,我們可以十分便捷地通過社交媒體獲取信息、認知世界,這促進社交方式的改變,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但許多問題也隨之而來,大量垃圾、虛假信息充斥網絡空間,使人們在海量信息面前暈頭轉向,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另外,許多人發布各類消息時,忽視個人隱私的保護,或給自身安全帶來隱患,或泄露他人隱私而造成侵權。甚至,還有人被新奇刺激的信息所吸引,不加思索地發布了有違公序良俗以及法律的內容,一旦造成惡劣影響,必然被繩之以法。在撲面而來的信息流中,每個人尤其需要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認清什么信息可信,哪些不可信,知道什么內容可以發布,哪些不能發布。可遺憾的是,不時產生的網絡謠言和侵權案件告訴我們,公眾對于信息的分析判斷能力仍遠未達標,也即缺乏擁抱信息時代所應具備的媒介素養。
顯然,人人都擁有麥克風的年代,并不需要人人都成為專業的記者,卻有必要讓每個人都具備面對各種信息時的選擇、質疑、判斷、評估等能力。可以說,媒介素養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合格公民的必備素質之一。而要具備這樣的素質,首先應該提高自身的分辨和判斷能力,我們應從海量信息中發現最具價值的線索,而不被這些信息搞得茫然不知所措;面對來源不明的信息,還要有質疑精神,并通過專業權威的公共媒體進行求證。值得一提的是,報紙等傳統公共媒體由于其采編人員的專業素養和長期堅守的公信力,所發布的信息更為可信,理應更值得人們信賴。
我們還應具備相應的社會責任感和安全意識,堅守住社會倫理的底線,守住自身的安全防線,在發布、接受和轉發各類信息時,注重傳播主流價值觀,時刻保護好個人隱私并尊重他人隱私。除此,也要做到謹言慎行。很多人在網絡上發表言論和采取行動的時候具有隨意性,片面地認為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后果,法不責眾也受不到懲罰,這樣的心態催生了很多網絡悲劇的發生。網絡并非法外之地,發言需考慮后果,唯有如此,才能確保不觸碰法律底線。
媒介素養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除了個體有意識地提升自身能力外,也需要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尤其對于相關部門來說,在公民媒介素養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有必要不斷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來進行規范,對于不好的苗頭及時予以約束和規范;并引導網絡新媒體向良好方向發展。
有些“秘密”不能隨意去曬,網警的提醒敲響了警鐘,同時也告訴我們,提高媒介素養已經成當務之急。它既是我們在信息時代更好地生活所必備的素養,也是我們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應有之義。